相信很多宝妈在带娃的空闲时间里,从事着一项正当而又“名正言顺”的工作——微商。的确,在妈妈生完宝宝之后,没能及时返回职场,宝宝太小需要妈妈的照顾,宝妈们又急需要一份有挑战有收入又不脱离社会交际的活,于是产生了销售各种各样产品的微商。大到保险行业,小到各种生活日用品,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这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崛起也不过就是五六年的时间,从业人员却已经达到了三千万以上。而大部分都是以宝妈为主,他们在自我挑战与交际上收获了一定的成就,在时间的弹性上灵活安排,这些都是微商从业人员所青睐的优势。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中国的商业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今天,对于这个全新的职业解读,正是基于这些宝妈在从事微商时对孩子教育的缺失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首先,微商让妈妈离手机很近,离孩子很远。
大部分妈妈都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边照顾孩子边手机操作买卖交易。我们都知道孩子小的时候,是非常需要妈妈的陪伴,交流沟通。情感的正常流动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他们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妈妈对他们的一颦一笑及时回应,以此满足他们的安全感。但是妈妈却整天都盯着手机,势必会把对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上。我有一段时间,也尝试过微商,下班后真的就是抱着手机,什么都管不了了。孩子要找妈妈,则叫他赶紧走开,说“妈妈在忙!”。孩子的任何举动都关注不到,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妈妈玩手机,孩子溺水而察觉不到”或者因为玩手机孩子出现各种安全事故的新闻。我还认识一位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从事微商,整天抱着手机,据孩子爸爸说的,基本没怎么管孩子,以至于孩子的语言发展滞后很多,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孩子都说不了几句话。
其次,孩子更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和手机。
而对大一点稍微懂事的孩子呢,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理解了。在孩子的眼里,妈妈整天都是抱着手机,鲜少与人交流。这个直观的印象,会让孩子对电子产品产生更多的依赖。他们也就更容易迷上手机,对游戏上瘾。而电子产品会导致语言发展延误,破坏专注力,导致肥胖,近视等危害。一句话,妈妈无形中的影响,让孩子更容易成长为“塑料儿童”。因为你什么样,孩子就会什么样,他们在学习上更倾向于那些不用思考,容易找到答案,做起来轻松的题目。而更不愿意沉下心来回归书本,因为读书需要费心脑,是比手机和游戏更辛苦的活动。所以,别指望着父母整天玩手机,孩子却热爱读书,这根本不可能!
再次,微商妈妈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给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大部分微商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朋友圈里炫耀。他们都喜欢炫豪车豪宅,炫游轮,炫名贵包包和炫自己的收入,于是逐渐形成了炫的价值观。而这种炫恰恰是富人给穷人输入的价值观,也是他们希望的结果,因为通过炫耀就可以刺激更多的消费,富人就可以销售更多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这种滋生攀比,刺激消费的经济策略,早在春秋时期,就由管仲提出来了。“富者靡之,贫者为之”鼓励消费,倡导奢侈。这种思想也是国家用来刺激经济,促进消费的策略。但是,这种炫的价值观给孩子造成非常糟糕的影响,让孩子也产生攀比,炫富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这种炫无形中让这些妈妈内心更加浮躁,他们对教育孩子就更缺乏耐心。教育孩子的大忌就是没有耐心。
最后,妈妈从事微商,忙到深夜,对孩子的作息有影响。
妈妈忙于微商,深更半夜还在回复客户,我经常看到有的妈妈甚至忙到凌晨一两点。孩子需要休息了,依然还亮着灯,有各种声音。这样的环境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作息。对孩子的成长和健康都非常不利,孩子更容易跟着熬夜,第二天在学习上就没有精神,注意力难以集中,严重影响学习。长期以往,孩子的记忆力也会下降。
总之,妈妈们在从事微商时,决不能忽略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如何可以平衡到照顾孩子、教育孩子,与自己的生活和爱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以为自己是在给娃赚奶粉钱,殊不知亏的是娃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