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一些人,他们网恋的动机并非是荷尔蒙作祟,而是孤独作祟。
这种想法起初来源于我在论坛上看到过的一个帖子,男生写的标题是明晃晃的“网恋找对象”,可是内容上却有些“挂羊头卖狗肉”,他没有谈及对于女朋友性格或者是外貌的想象,而是直奔“沟通”的诉求,大意是说如果女朋友不开心或者有烦恼的时候可以向他倾诉,同样的,也希望她可以接受自己的倾诉。
当时我就很感慨,明明男生更想找一个可以敞开心扉聊天的朋友,但是介于性别和性格的原因,男生不便将心事说给同性朋友或者是异性朋友,于是在“渴望友情”的外面偷偷裹了一层“渴望爱情”的包装。
第一,女朋友比起朋友其实多了一层“道德枷锁”。在道德的约束下,你们就是彼此的唯一,你不用去比对她和谁的关系更好些,不用担心她有多少朋友,因为你知道无论如何,你在她的心中都占了一个独特的位置。而朋友呢?很多人无法判定自己对于朋友来说是否是最特殊的那位,尤其是当你觉得ta是你最好的朋友,可是却经常看到朋友圈里ta和其他人的合照时。
第二,“爱情的求而不得”和“友情的求而不得”比起来,会显得没那么难堪。“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我们对爱情的宽容度太高了,你年少时无爱情没关系,因为你要忙学业;你青年时无爱情没关系,你的缘分还没有到而已;如果你年龄再大一点还是没有遇到爱情,那么亲戚朋友也会帮你去寻找合适的另一半。哪怕最终找不到爱情,人们也会跟你说找个人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你看,连理由别人都替你想好了。而且有意思的是,当你去玩塔罗牌游戏想要算算“什么时候可以遇到正缘”或者是“我的正缘是什么样子的人”时,占卜师也会默认“你会有正缘”这个前提是对的,继而去解牌。
而友情呢?我们大多人好像默认了友情是生来就有的东西,人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你这辈子要和那么多与你无血缘关系的人交际,总会擦生出友情的火花,毕竟“秦桧都有三个朋友”。但是,就是有那么些人对待友情有些不知所措,似乎他们反应稍微慢一点儿,朋友就被别人抢去了。刚入学时候坐在哪里,课间聊天有没有参与,去厕所时要不要结伴,你和对方的身高是不是相似,社团活动有没有积极参与,下班后是不是顺路……“对友情求而不得”的那些人来说,好像每一瞬间都能遇到那个朋友,又好像每一瞬间都在失去那个朋友。
打着“爱情”的幌子去找“友情”,看似可以获得双丰收,但又有些像投机取巧。毕竟你最开始不是因为她这个人想和她在一起,而是因为她具备的“女朋友”属性才想和她在一起。幸运一点的话会和双方互相成就,把握不好的话,就会伤害到对方,也伤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