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位于乌鲁木齐东南,是进入南疆的起点和必经之路。出市区沿G312国道前行,途经达坂城的百里风区,高速公路两侧长约80公里,宽约20公里左右的戈壁滩上数百台风力发电机成群列队,迎风飞旋,蔚为壮观,这里就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达坂城风力发电站。
戈壁风光
远处的博格达雪峰间白云缭绕,近处的戈壁滩上风车飞旋。新疆是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风蕴藏量为9127亿千瓦,这种洁净的环保能源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吐鲁番高速收费站
吐鲁番游客服务中心
交河故城,维吾尔语称雅尔果勒阔拉,意为“崖儿城”。它被一道百米宽30米深的河谷围绕在形似柳叶的河心洲岛上,地势险要,四面环水,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 米。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城”。车师前国,存在于公元前108年至公元450年,前后长达558年,在南北朝和唐朝时期十分的繁荣,但后来由于战争的影响,变为一片废墟。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现如今已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中。
交河古村
吐鲁番坎儿井博物馆,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新城西门村888号的坎儿井民俗园内,于2007年6月落成开放,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坎儿井,坎儿井始于西汉,大量出现在18世纪末叶,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禾垒地区,尤以吐鲁番地区最多。在吐鲁番的坎儿井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的人类工程。
坎儿井的作用,就是利用吐鲁番北高南低的盆地特性,人工开凿地下暗渠,把天山脚下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来,造福人们的生活、生产。这项工程适应了吐鲁番干旱少雨气候特点,客观上也避免了水分蒸发,是吐鲁番历代劳动人民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有“地下运河”之称,是一项独具特色的伟大创举。
吐鲁番盆地地势北高南低,四面环山,低于海平面以下的面积就有2085平方公里。每年高山上的积雪大量融化后流入山谷,经砾石戈壁便会渗入地下形成潜流,汇聚成丰富的地下水源。
坎儿井古称“井渠”,“坎儿”是“井穴”的意思。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其施工步骤是先在邻近山边的水位较浅处寻找水源,然后根据地势高低按一定的间隔打出深浅不等的竖井,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然后再在井底修通暗渠,连通各井,引水顺流而下,等暗渠的水流到地面,就变成了明渠。再筑涝坝形成蓄水池,哪里需要用水,就把水引到哪里。
坎儿井竖井吊送淤泥。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淤泥的通道,同时也是通风口。
指南针在明朝时期才从中原传入西域,为开挖暗渠时尽量减少弯曲、确保方向准确,吐鲁番的先民们创造了木棍定向法。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进行挖掘。
离开坎儿井,沿312国道一路东行,很快就从车窗中见到远处赭红色的山峰和不远处的景区牌子。不过导游告诉我们,这个景点主要就是有一根伫立在地上、直径0.65米、高12米的金箍棒造型的巨型温度计和《西游记》中关于火焰山的人物雕塑。而我们的目的地是山后面的火焰山大峡谷,那儿才真正是1986年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外景拍摄地。
火焰山,维吾尔语称之“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距乌鲁木齐约210公里,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处。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东西走向,长98公里,宽9公里,平均海拔500米,主峰胜金峰海拔831.7米,重山秃岭,寸草不生。由赤红色的砂岩、砾岩和泥岩构成的山体,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如同烈焰熊熊。因之被称为“火焰山”。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沙窝里可烤熟鸡蛋。吴承恩的一部《西游记》更是使火焰山名扬四海。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一脚蹬翻了太上老君炼丹的八卦炉,导致数块火炭掉落人间,吐鲁番的火焰山就是当年火炭掉落的地方,造成山体烈火熊熊。后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时路过火焰山,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才扑灭了火焰山的烈火,待山体冷却后便成了今天的这般模样。
到达峡谷中的火焰山下,唐僧取经群塑是1989年雕塑的,形态生动,表情逼真。
跟着人们骑行的骆驼队登山而上
终于来到半山的平坡上,这里据说是当年杨洁导演的《西游记》外景拍摄地。
站在半山坡上眺望山下的沟谷风光。
山下的唐僧师徒塑像,山根处的村庄,远处的火焰山群峰。
山道上,骑着骆驼上下山的游客,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有诗作《经火山》: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唐朝边塞大诗人岑参另有《火山云歌送别》诗,其中有句云:“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又《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诗云:“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有人驾驶着越野车不断地试探着向山顶上冲击,看来并没有成功。
已是下午5点半多了,气温仍在30℃以上,衣服已经汗湿,环顾四面的山峰,并没有想象中的炽热升腾的气流,或许是今天没有烈日高照,或许是四月的天气远不如炎热的夏季,想一睹火焰山“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的景象看来是不可能了。
虽然有心登上山顶一览火焰山的全貌,但由于游览时间和体力所限,而且看到驾驶越野车上山也有些难度,只好作罢,开始下山。
虽然火焰山上的温度很高,寸草不生,但山间腹地中的几条沟谷却是清泉淙淙、绿树成荫,形成条条狭长绿洲,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葡萄沟,是吐鲁番葡萄的最著名产地。
出火焰山峡谷,随之前往维吾尔族人家访问,看主人表演维族歌舞,品尝瓜果,选购葡萄干。
晚上,在金海湾休闲会所就餐,并观看歌舞表演。
于2024年8.27途经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