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血蟒之秘

第一节:昏迷梦境,星河缥缈

昏昏沉沉,天地如坠混沌。徐耀清只觉身轻如絮,飘于无垠星河之间,群星闪烁,似无数双冷眼,俯瞰人间悲喜。耳畔隐有梵音缥缈,似远似近,低吟浅唱,唱尽世事无常。梦境之中,那玄衣道人再现,身披星辉,衣袂翩然,目光如渊,深邃莫测。

“此生有缘,缘起何处?若不自知,终为棋子。”玄衣道人声音如洪钟,震得耀清心魂欲裂。他欲开口,奈何唇齿如封,喉间似有千钧压顶,唯有胸中一腔热血翻涌,似欲破体而出。


星河骤转,化作一幅画卷,画中青阳村炊烟袅袅,母亲肖氏倚门而望,眼角泪光隐现,手中紧握一枚碧绿玉佩,与那黑袍人手中之物如出一辙。画卷再转,风起云涌,武当山巅雷霆万钧,一尊独目巨蟒石像自云雾中浮现,蛇目猩红,血光如刃,直刺耀清眉心。

“啊!”耀清猛然惊醒,额间冷汗如雨,胸口剧烈起伏,气息紊乱如潮。他睁眼四望,入目却非那阴森山洞,而是一间简陋木屋,屋顶茅草疏稀,月光透过缝隙洒下,映得地面斑驳如霜。身下是一张硬木板床,铺着薄褥,隐有草药清苦之气,萦绕鼻端。

“醒了?”一道清冷之声自屋角传来,带着几分关切,却又似隔着千山万水,疏离而淡漠。耀清循声望去,只见一女子端坐于木桌旁,素衣如雪,青丝如瀑,手中正捻着一根银针,月光映在她侧颜,宛若冰雕玉琢,眉间却有一抹淡淡愁绪,似霜雪未化。

“你是何人?此地何处?”耀清挣扎欲起,奈何四肢酸软,丹田空虚,方才那丝淡金色内息早已消散无踪,唯有脑海中那血光蛇目,依旧刺痛如针。

女子闻言,放下银针,缓缓起身,走至床边,低头凝视他片刻,方轻声道:“我名柯长连,江湖一散医。此处乃青阳村外一处猎户旧居。你受那血蟒石像邪气侵体,若非我及时以针封穴,恐已神魂俱损。”

“柯长连……”耀清低声呢喃,目光在她脸上流连,似欲从那清冷眉目中寻出一丝熟悉之感。然此女虽美,却陌生如初,他心头疑惑更甚,“那赵师兄何在?血蟒教又是何来历?”

柯长连闻言,眸光微暗,似有难言之隐,半晌方道:“赵天行无恙,已回武当搬救兵。血蟒教……乃一邪派,数十年前曾荼毒江湖,后被武当联合正道剿灭,然其残党潜伏,近来又有复起之势。你那日所见石像,乃其秘宝,内藏邪法,能噬人神魂,非凡人可抗。”

耀清听罢,心头一震,脑海中那血光蛇目愈发清晰,似有无形之力,欲将他心神吞噬。他咬牙强压恐惧,低声道:“多谢姑娘相救。只是,为何救我?”

柯长连闻言,目光微动,似有柔光一闪而逝,随即恢复清冷:“路见不平,医者本心罢了。你不必多想,好生调养,待气力恢复,我便送你回武当。”言罢,她转身自桌上取来一碗药汤,汤色墨绿,气味苦涩,递至耀清唇边:“喝下此药,可驱邪气。”

耀清接过药碗,目光在她纤细手指上微微一顿,心中忽生一股莫名暖意。虽初逢此女,然其言行之间,自有一股温润如玉之气,教人不由心生亲近。他低头啜饮,苦味入喉,似烈火灼心,却又有一丝清凉自丹田升起,缓缓抚平那刺痛之感。

第二节:药香袅袅,初识长连

木屋之中,药香袅袅,月色清寒,映得柯长连身影愈发清丽。她复坐于桌旁,低头研磨药材,纤指如玉,动作轻缓,似一幅静谧画卷。耀清倚于床头,目光不自觉落于她身上,心中杂念渐消,唯余一片澄净。

“柯姑娘,敢问你为何独居此地?”耀清试探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小心。他自幼生于寒门,少与女子交谈,如今面对此女,颇有些局促。

柯长连闻言,手指微顿,目光低垂,似在回忆什么,半晌方道:“我家世代行医,祖上曾为江南名医,然至我这一代,家道中落,父母早逝,我便四处游医,以药济人。此地偏僻,常有伤者路过,我便在此暂居,聊尽医者之责。”

她语气平淡,然字里行间,似藏着无尽孤寂。耀清听罢,心中微动,似有一根弦被轻轻拨响。他自幼丧父,家贫如洗,深知孤苦之味,此刻闻她之言,不由生出几分共鸣。

“柯姑娘仁心仁术,令人钦佩。”耀清轻声道,目光中多了几分真诚,“我自幼寒门,粗鄙不堪,若非你相救,恐已命丧黄泉。此恩此德,耀清铭记在心。”

柯长连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中似有笑意一闪而过,随即低头继续研药,淡淡道:“不必言谢,你既无大碍,便好生歇息,明日我再为你施针,驱尽余毒。”

耀清点头,心中却有一股暖流缓缓流淌。虽初识此女,然其清冷之中,自有一股温润之气,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闭目养神,脑海中却不自觉浮现她研药之姿,药香混着月光,似一抹清辉,悄然入心。

第三节:玉佩疑云,身世初现

翌日清晨,朝霞初绽,映得木屋一片金红。耀清气力稍复,起身下床,推门而出,只见柯长连正于屋外小院中采药,素衣如雪,晨露沾湿她发梢,晶莹如珠,衬得她容颜愈发清丽。他心头微动,缓步走近,正欲开口,忽觉怀中一物滑落,低头一看,竟是那本《玄元秘录》。


书页泛黄,封皮微开,内里那奇异符文在晨光中隐隐流转,似有灵性。柯长连闻声回头,见他手中之书,目光微凝,似有惊色一闪而过,随即恢复平静。她走近几步,低声道:“此书何来?”


耀清略一迟疑,方道:“乃一过路道人所赠,我虽不解其意,然每每翻阅,总觉心神有所触动。”

柯长连闻言,目光落于书上,半晌方道:“此书非凡物,内藏玄机,你须小心保管,莫要轻易示人。”她顿了顿,又道,“方才见你气色稍复,我便为你施针,驱尽余毒。只是,你可曾随身携有何物,与那血蟒石像有关?”

耀清一愣,脑海中忽闪过母亲肖氏手中那枚玉佩,与黑袍人所持之物如出一辙。他自幼未曾见过此物,然此刻听她提起,不由心头一震,忙道:“我并无此物,只是……我母亲曾持一玉佩,形似腾龙,是否与此有关?”

柯长连听罢,目光微动,似有所思,半晌方道:“腾龙玉佩……若我所料不差,或与血蟒教有莫大关联。你若方便,可将此物带来一观,或能解开些许疑团。”

耀清点头,心中却百感交集。自幼寒门,家徒四壁,何曾想过身世竟有如此隐秘?如今玉佩之谜,血蟒之秘,似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第四节:血蟒阴谋,暗潮渐显

午后,柯长连为耀清施针,银针如星,刺入穴位,带出一丝丝黑气,腥臭刺鼻,赫然是那血蟒石像之邪气。耀清只觉周身一轻,丹田那丝淡金色内息复又缓缓流转,似清泉淌过,洗尽铅华。

施针毕,柯长连收针而立,目光深邃,沉声道:“血蟒教之邪法,远超你我想象。其教主血蟒老祖,数十年前便已名震江湖,传闻其修炼一门邪功,能以血祭炼魂,操控人心。那石像乃其秘宝,内藏邪灵,若非你内息纯正,恐已被其吞噬神魂。”

耀清闻言,心头一寒,脑海中那猩红蛇目愈发清晰,似欲噬人。他咬牙道:“此教既如此歹毒,为何正道不彻底铲除?”

柯长连轻叹一声,目光中透出一丝无奈:“江湖之大,藏龙卧虎。血蟒教虽被剿灭,然其根基深厚,残党四散,暗中蛰伏。近年来,江湖异动频频,恐是其复起之兆。你既被其盯上,日后须步步小心。”

耀清点头,心中却有一股怒火燃起。自幼寒门,他只求安身立命,然如今被卷入如此风波,如何能甘心为棋子?那玄元秘录,那淡金内息,似冥冥中有一线生机,待他去探。

第五节:长连赠药,情芽暗生

暮色四合,山间薄雾如纱,笼罩木屋四周。柯长连自药箱中取出一瓷瓶,递至耀清手中,低声道:“此药名‘清魂散’,可护你心神,不受邪气侵扰。你若回武当,恐还有险,此药或能助你一二。”


耀清接过瓷瓶,指尖触及她掌心,微凉如玉,似有一丝电流掠过心头。他忙低头掩饰,声音微哑:“多谢柯姑娘,耀清此番蒙你相救,恩重如山,日后若有机会,定当相报。”

柯长连闻言,目光微动,似有笑意一闪而过,轻声道:“医者救人,无需回报。你好自为之便是。”说罢,她转身入屋,素衣飘飘,似一朵孤云,飘然而去。

耀清立于院中,手中瓷瓶尚有余温,心中却有一丝莫名悸动。初识此女,清冷如霜,温润如玉,似一盏清灯,照亮他心中迷雾。他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武当山巅,心中暗道:“血蟒教之秘,玉佩之谜,待我一一揭开!”

第六节:归山之兆,悬念再起

翌日清晨,赵天行带武当援兵赶至,见耀清无恙,方松一口气。他目光落于柯长连身上,似有探询,然未多言,只道:“子玄,掌门有令,速回武当,商议血蟒教之事。”

耀清点头,与柯长连辞别,目光中带着几分不舍。长连送至村口,素衣如雪,目送他远去,唇角微扬,似有未尽之言。

归山途中,赵天行低声道:“那血蟒教祭坛,似在筹谋一桩大事。掌门疑你身世,与其有莫大关联。你须做好准备,武当山巅,或有更大的风波。”

耀清闻言,心头一震,脑海中浮现那腾龙玉佩,血光蛇目,以及柯长连清冷眉目。未知之途,暗藏杀机,他此番归山,又将面对何等风暴?

就在此时,远处山林间忽传来一声低沉兽吼,似虎似蟒,带着几分诡谲之气。赵天行目光一凝,低喝道:“小心!此地不宜久留!”耀清尚未回神,耳畔风声骤起,一道黑影自林间暴掠而出,直扑二人而来!

未知之危,悄然逼近。那黑影究竟何物?血蟒教是否已布下新的杀局?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本章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节:月下潜行,心潮难平 武当山腰,夜色如墨,星河隐于云雾之中,唯有月光如水,透过古松枝桠,洒下斑驳光影。徐耀清...
    长青散人阅读 493评论 0 2
  • 不知不觉假期快要过完了。为了在开学前抓紧再干点儿给自己充电的事儿,方尘约了同事贝斯去本地的艺术博物馆看一个来自华盛...
    antidarkmatter阅读 3,043评论 0 11
  •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别跟着我......”惊惧的声音攥紧了她的心。 一滴鲜红触目惊心,不紧不慢游魂般追...
    随风一缕阅读 10,459评论 63 346
  • 文/温世仁(原著搬运) 第五章 惊天十八剑 在两人的相守相偎下,人烟稀少的偏僻山林宛若他们意外寻获的世外桃源,逃亡...
    丙子生人阅读 4,264评论 0 2
  • 第三十七回 君自渭水来,应知渭歌事(下) 第三十八回心忧天下士,舍身为连环(上) 今夜放灯高歌,为数十年之胜,时人...
    死在水里的鱼阅读 4,4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