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课本为纲,归整“红色资源”,找出疑难点,领悟“革命精神;以活动为线,创设真实情境,运用经典,宣传“革命精神”; 以校史为本,利用“红色资源”,多措并举,践行“革命精神”
关键词:语文教学 ; 革命精神 ; 实践活动
我所执教的学校———潢川二中是豫南一所县级中学。虽面积不大,却有百年历史、光荣传统。
潢川二中在清光绪30年称光州中学堂,民国期间改称为河南省第七中学,省立潢中。抗战期间,我校涌现出一批革命青年,他们宣传革命,积极抗战,为保卫家乡做出了杰出贡献。近年来,我县重视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新课标要求:“立德树人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空间……”
为贯彻新课标精神,潢川二中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文脉优势,开发校本课程,逐步探索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教育”模式,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现将我校日常教学中,创设教育情境,融合“革命文化”的做法分享如下:
一、立足课本,挖掘“革命精神”
以课本为纲,归整“红色资源”,找出疑难点,让学生领悟“革命精神。通过梳理教材,我们发现六册语文课本中体现“革命精神”的课文12篇,精讲7篇。其中,议论文1篇,诗歌6篇,新闻作品3篇,散文2篇。推荐阅读名著3部,必读1部,综合性学习活动1次。其中大半教学内容集中在七下与八上教材里。
为了 让“革命精神”更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内心,在教学《纪念白求恩》一文时,我们七年级语文组是这样备课的:1、 明确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重点理解“为什么要纪念白求恩?作者号召我们学习白求恩什么精神 ?2、整理、归纳、“潢川二中校史”文字和剪辑视频资料;3、同课异构,制作课件,分享资源;4、听课、评课,反思总结,统一作业———结合“二中校史”,用“因为……,因为……,所以我要……”的句式写一段话,书写自己的理想和愿望。5、将优秀作业在各班进行朗读并展示。这样的教学活动化难为易地学习了《纪念白求恩》一文的严密的逻辑思维,又巧妙的对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增强了他们“以校为荣”自豪感和“以我为荣”使命感。
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我设计了3个活动,让学生将课本与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感悟“革命精神”。1、预习课文,选你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诵练习。(推荐本课名家朗诵视频资源供学生模仿借鉴);2、课下以“抗日时期,谁是潢川最可爱的人”为主题搜集素材,课堂上进行交流评选;3、仿写课文句式。“亲爱的朋友,当你———的时候,当你———的时候,当你———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三次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革命文化”知识,还加深了他们对“革命精神”的理解。
在学习《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合平》一文时,我通过播放链接新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国家公祭日”的由来,感受“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集会现场庄重严肃的气氛。一段新闻视频资料的感染力胜过千言万语。课文只是一个例子,“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教育理念将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语文教师以课文为基础,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布置贴近生活,了解当地“革命文化”的作业,既加深了学生的感官体验,又提升了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
二、开展活动,宣传“革命精神”
以活动为线,创设真实情境,运用经典,宣传“革命精神”。教材中体现“革命精神”的作品,诗歌与新闻共9篇。“诗言志,歌抒情”,营造真实的情境,是理解“革命精神”的最好方式。为此,我校语文教师充分发挥积极主导作用,在团委的协助下,我校每学年都举办一次“经典诵读”活动。为了让“革命精神”与时俱进,“经典诵读”人人重视,人人参与。近几年我校的做法越来越成熟。学年初,首先校长亲自给全校师生写一封倡议书;其次,开展主题班会宣传动员;接着由教师朗诵示范;待学生报名后,语文老师负责指导排练,活动结束后,老师再总结反思。
摸索两年后, 七、八、九三个年级开始全员参与活动,教材中“革命文化”作品是首选。《黄河颂》、《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爱这土地》,分别为3个年级的集体比赛篇目。加上每班个人参赛篇目,一次“经典读诵”活动,学生至少能欣赏到15篇“革命作品”。我所执教的班级在今年春校内“经典诵读”活动中曾获集体“一等奖”,学生获个人“二等奖”。
今年3月,我校又设计并组织了一次大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参观抗日英雄纪念馆”。具体活动设计流程如下:1、由团委组织播音社团成员先行参观“潢川县抗日英雄纪念馆”,体验环境,熟悉流程;社团成员搜集相关资料,写好解说词,参加讲解员比赛。2、语文老师修改解说词并评选“最佳讲解员”10名 ;3、 由班主任、语文老师、政教处共同组织学生分批参观“抗日英雄纪念馆”,获奖学生做讲解员;4、学生写观后感,语文教师点评并选出优秀作品展览;5、以“铭记先烈”为主题,举办艺术展。
“潢川县抗日英雄纪念馆”于2015年建成,距离我校不足一千米,师生步行可前往。当学生近距离看到厅中陈列的:抗日宣传单,日军留下的炮弹碎片,我军使用的防毒面具,烈士遗物等等,平日活泼调皮的学生沉默了,他们对烈士雕像肃然起敬。正如一位学生在观后感中写道:“今日我亲眼看到战争中留下的炮弹碎片,才真正明白‘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负重前行'这句话真正的内涵。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铺路,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若不珍惜,枉为潢川人,若不勤学,愧对英烈魂。”
另今年我校张艺潇同学在“讲述英烈故事”活动中获“县级一等奖”,张淑媛在“爱国主义文化”演讲比赛中获“市级二等奖”;
广大师生在读书看报,浏览新闻的过程中多次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红色种子”已然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
三、多措并举,践行“革命精神”
以校史为本,利用“红色资源”,多措并举,践行“革命精神。”新课标要求“学校要充分重视并不断加强语文教研组建设,以教研组为依托……有计划地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二中校史就是一部革命史。身边真实的资源最有说服力,最能体现二中人“坚守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革命传统和爱国情怀。我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措并举,努力践行“革命精神”,使百年老校重焕活力。
近几年,我校在创新教育方式,践行革命精神,争创“文明校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对七年级新生进行军训和校史教育;
2、在常规教学管理中渗透爱国思想,进行“革命文化”熏陶。
如每周都有师生当志愿者参加“文明创卫”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学党史,知校情,保初心”主题思政教育课。思政课通常邀请教育县长、校长、校党委书纪、政教主任等领导亲自上,全校师生同听。每年两次“经典诵读”活动,六月是“爱国主义”读书分享;毕业班“百日誓师”大会后还会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座谈。七月走访慰问烈士遗属,宣传“新时代好少年”、“文明教师”先进事迹;
3、利用重要节假日进行爱国主义、“革命文化”教育。
如9.18纪念日制作“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教育短片进行宣传;拉响警报,举行“防空演练”;“国家公祭日”师生默哀静思3分钟;“国庆、元旦、建校日、新年”分别以“唱红歌”、“歌舞晚会”、国旗下的讲话等方式庆祝;三月新生入团,曾去长征出发地何家冲进行“研学旅行”;“清明节”网上祭英烈;“五四”举行“红心向党”主题演讲;
暑期再次开展“经典诵读”,布置“读书笔记分享”作业。《红岩》、《红星照耀中国》是我校7、8年级学生必读名著,《长征》、《红日》为推荐名著。
假期还推荐热门电影《长津湖》、《地道战》,《八佰》、《战长沙》等优秀革命宣传片,号召家长带孩子观看。开学后,将优秀观后感分别在学校报栏,校刊,公众号等处进行展示。
抗“疫”三年,我校师生继承并发扬革命优良传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好文化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多项荣誉。
“疫”消云散,春暖花开,百年老校,薪火相传,革命精神,必将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