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不再盼望暑假,也不再盼望回家,甚至有些抵触回到那个我曾经引以为傲的家。
与父母的隔阂在每一次吵吵闹闹中被慢慢放大,直到某一天恍然发现,原来隔阂已经在细细的吵闹声中变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爸爸妈妈很爱我,他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舍吃穿用自己的一生耕耘着那一抔养育我的黄土。一年四季皲裂的手掌,被太阳晒得黢黑的面庞,还有那瘦弱却依旧坚强的肩膀是他们爱我的证明。只是他们的爱并不像那春日细细的雨水一点一点浸透干涸的土壤,倒像是夏日大雨倾盆而下的湮灭,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我也很爱他们,看着时光里渐渐老去的他们,看着岁月中日益上扬的皱纹和银白色的发丝,无能为力的心酸,一声声在我心里击打着,多想留住时间,留在这片刻光阴,让他们不要这么快老去。因为我知道,为了我,他们付出了一切。
爱,原本是多么温暖的字眼啊,却压的我喘不过气来。从小就在父母给的高压环境中,小心翼翼的活着,在父母眼里成绩是衡量我值不值得我被爱的唯一标准,可幸,我还不算太笨,从小到大都依靠着那鲜红色的分数没心没肺的活着。他们总是说自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他们用尽一生在羡慕着那些拥有铁饭碗的人,坚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一直都知道他们对我的期望很高。
有时候我也在想我是我自己,还是只是一个承载着父母未完的梦想载体。他们坚信铁饭碗是我这一生最好的选择,母亲执意要把我的未来安排的妥妥帖帖,什么时候毕业,找什么工作,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听着母亲年复一年的唠叨,从前也并不在意,总觉得离我还很遥远。
为了读不读研和家里大吵了一架,父母坚信读研会有至高无上的未来,我的不情愿在他们眼里就是愚昧至极。母亲说不读就什么也别想了,永远都不会原谅我,父亲说我都告诉大家了,你不读我多没面子啊。
后来啊,父亲老是念叨我说花了他很多钱,一面叨叨着说要请学校老师吃饭,一面又叨叨着路途太遥远,嫌麻烦。母亲也总是说我长这么大还是不懂事,我不喜欢父母那一套关系至上的说法,母亲说“这个社会不缺人才,缺的是关系和金钱”,她从来不相信我可以凭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她也不允许我有自己的想法,她觉得她的女儿就必须要活成她女儿的样子,而不是自己的样子。
妹妹和我的关系很不好,她很怕我,我很喜欢凶她,因为我讨厌她唯唯诺诺的样子,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胆小,怯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里没做好就会受到批评。我讨厌这样子的她,也讨厌这样子的自己。
偶尔也会回想那个时候自己,是不是比她更加胆小,更加怯弱,我犹记得那年寒冬,大雪纷飞中被撕毁的一张张试卷和写有成绩的通知书,那个鲜红的分数像极了母亲通红的双眼,泛着红色的愤怒。怎么会不害怕呢?我才八岁吧,在寒风中吓得瑟瑟发抖,从那之后我便知道,学习,是我人生的全部。我不敢光明正大的玩,也从不敢心安理得的去旅游,因为母亲说学习是最重要的,出去玩也不会给我一分钱的资助,在她眼里与学习无关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我还是想和父母和和乐乐的相处,却发现用尽全力也得不到理解和选择的权利,母亲总有那么一个理由来反驳我,让我无言以对,骨子里的软弱和恐惧让我无法反抗她的一字一语,便只能这样唯唯诺诺的活着。
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有一个充满温情的家,有不干涉我的成长和选择的父母,能够活的像个真正的孩子。
我该不该感谢她成就了一个这样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