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在中医理论中属 “肘劳”“筋伤”“痹证” 范畴,多因肘部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或正气不足,导致局部气血凝滞、筋脉失养、经络不通而发病。中医通过辨证分型,结合内调、外治、理疗等方法综合调理,以下是详细介绍:
1.气滞血瘀型
症状:肘部外侧疼痛如刺,固定不移,活动(如握拳、拧毛巾、提重物)时疼痛加剧,严重时可放射至前臂或肩部。
多有长期劳损史或急性损伤史,局部可触及硬结或压痛明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常用中成药:
活血止痛胶囊,云南白药胶囊: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适用于网球肘气滞血瘀所致的刺痛、活动受限。
2.寒湿痹阻型
症状:肘部外侧疼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局部可有发凉感,活动时疼痛伴僵硬感,阴雨天气症状易加重。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或濡缓。
治法: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常用中成药:
小活络丸,寒湿痹颗粒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用于寒湿侵袭引起的肘部疼痛、活动不利
3.气血亏虚型
症状:肘部外侧隐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病程较长,伴肘部乏力、活动时牵拉痛。
可伴有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肢体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柔筋通络。
常用中成药:
参鹿膏,人参归脾丸:补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网球肘隐痛、乏力、活动后加重。
4.肝肾不足型
症状:肘部外侧疼痛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劳累后明显加重,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成人)或发育迟缓(儿童)。
肘关节活动时可有无力感,局部压痛较轻但缠绵难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健骨。
常用中成药:
参鹿膏,全鹿大补丸,鹿茸枸杞红参含片:滋阴补肾,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网球肘反复疼痛、腰膝酸软。
其他调理方法
1.饮食调理
a.气滞血瘀型: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桃仁粥、红花茶、黑木耳炒瘦肉、红枣赤豆汤等。
b.寒湿痹阻型:祛风散寒,温经除湿,生姜羊肉汤、韭菜鸡蛋、核桃粥、炒栗子等。
c.气血亏虚型:益气养血,濡养筋脉,黄芪乌鸡汤、红枣山药粥、当归枸杞蛋、黑芝麻糊等。
d.肝肾不足型:滋补肝肾,强筋健骨,黑豆核桃粥、枸杞炖甲鱼、杜仲猪腰汤、桑椹膏等。
2.中医理疗
a.针灸:以局部阿是穴(压痛点)为主,配合曲池、手三里、肘髎、合谷等穴位。肝肾不足可加肝俞、肾俞、足三里;气血亏虚可加气海、血海、足三里。
b.艾灸:艾条悬灸疼痛点及上述穴位,每次15-20分钟,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c.推拿按摩:先轻柔揉捏放松前臂肌肉,然后用拇指指腹在压痛点进行点按和轻柔的弹拨,最后搓揉肘部及前臂结束。可松解粘连,疏通气血。
d.熏洗:用活血通络的中药(如红花、伸筋草、透骨草、桂枝、威灵仙等)煎汤,先熏后洗患处,每日1-2次。
e.敷贴:外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膏药,如奇正消痛贴、麝香壮骨膏等。
3.生活方式调理
a.避免劳损:减少重复性腕背伸动作(如拧毛巾、提重物),必要时佩戴护肘。
b.防寒保暖:避免肘部吹风受凉,夏季空调房内可佩戴护肘或穿长袖衣服。
c.情志调理:保持心情舒畅,因肝主疏泄,情志抑郁会加重气滞,影响恢复。
d.纠正不良姿势:检查并改善工作、运动中的姿势和发力方式,避免前臂肌肉过度疲劳。
e.功能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训练方法,如握力球训练、轻量哑铃训练、离心训练、拉伸训练等。
中医治疗网球肘强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通过综合调理,多数患者可显著改善症状,恢复关节功能。若经调理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