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8,临过年的日子每一天都像在倒计时。
回家的人走得七七八八,小区门外以往热闹的景象显得七零八落,还有坚守卖菜的和多了卖花卖烟炮的人在寒风中,捕获每一个过路人的目光。
停车场的车位显得空旷。在寒冷的日子和下雨的日子深深地感谢这里。
有穿着厚棉袄的人,正把两麻袋大袋的东西装进后备箱,我走过时听到男人在问,还有没有,后面人说可能放不了。他们试了关后备箱,显然关不上。一个女人钻进后座里。
我想他们回程的时候也是这样把后备箱又塞得满满。
这几天盘旋在每个异乡人的念头,回家or不回家。
回到家乡,意味着回到熟悉的地方,意味着一种安稳安宁。
我想到奶奶搓着的手,弯着的腰,口里哈出的白气消失在灶前。
对家的概念就是这样。
听着母亲的声音走动,闻着桔子飘香。也是一种安心。
所有的那些奔跑忙碌都变得毫无意义。
还有儿时的味道,熟悉的美食。
同样的花生猪肉豆莳,家乡的婶婶却是能精确地做出我最爱吃的味道。
天空每一天变得阴晴不定。
被高楼围立,进门那扇小窗口,阳光照在窗外的墙体每次看都显得苍白凌厉,不近人情。不像家乡。
这一天的天空现出蓝天白云,在床上盖着棉被仍觉得寒冷,门窗关闭,风把排气扇吹得呼呼作响。
把被子搬到天台,向天空祈求一点阳光,像在这人世祈求一点光阴。还有向大地祈求一点回忆。
我将感恩之心献给将来和过去的每一年,献给所有阅读我的文字的读者,献给一直坚持写字的自己。
“她对现在的那个男人的新女朋友没有丝毫兴趣,甚至懒得去看她的照片。因为她总对爱情没有信心,觉得那不长久,所有的爱情都不长久。甚至看到结婚的新人场景也没有向往,感动。
而且即使她看书看到那些甜蜜的片段也不免想到后来的破裂……
穿过走廊的阴暗,尽头的消防箱锈迹斑驳。像煎烤的薄牛片翻起。
她习惯用最里面的厕所。洗手的时候看到两个洗手盆里中的另一个没有关上水,还有细细水流,她就用没有关上水那个。洗完她尝试关紧,但还是不能关住。此时阳光洒满落地窗。从镜子里她能看到一个倒着写的大厦。什么大厦,却是在另外一边。
她站在窗边,一个钟楼。两面都有钟,时间明显不对,这是下午,她想起刚过两点,指针上却是上午时间。钟楼后是那个大厦,这时她看到那大厦的名字丽景大夏。阳光明晃晃地照着那些建筑物,照着她心里却没有丝毫温暖。她穿着臃肿的衣服。时节上是大寒。
唯一能让她感到有点暖意的是墙角的一棵植物。
唯一能让她感到兴奋的是下电梯时刚好赶上一趟快开走的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