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作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我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这场盛大阅兵盛典,内心深受震撼,思绪万千。
一场震撼人心的国家记忆,铸牢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石。这场阅兵式不仅是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望,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当空中护旗梯队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标语掠过天际,我仿佛看到了80年前的烽火岁月,想起了革命先烈以“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决绝,在中华大地上筑起的血肉长城。阅兵展示的不仅是我国国防实力的飞跃,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生动诠释。从抗战时期“小米加步枪”的艰难抗争,到如今100%国产化的大国重器列阵,这条发展道路见证了我国科技实力的飞速发展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
多维感悟启迪,汲取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铭记历史,才能珍惜和平。这场阅兵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内涵。铭记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是为了更好地珍惜当下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是为了汲取奋进的力量,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展现力量,彰显捍卫和平的决心。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宣示对和平发展的坚定承诺,传递和平发展的时代强音。精神传承,铸就民族复兴根基。抗战精神中“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新时代强军风貌交相辉映。伟大的精神从不只是历史的印记,更是前行的动力,楷模示范,引领奋斗方向。受阅官兵“米秒不差、毫厘无误”的精准表现,以及装备保障团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汇聚奋进力量,书写报效祖国的时代答卷。观看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最终要转化为立足岗位、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作为党员教育工作者,我们更需要将内心的震撼与感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自觉将爱国情怀融入组织工作各环节,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阅兵官兵的精益求精的训练态度和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学习抗战先烈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我们要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新时代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党员教育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阅兵式已经落幕,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的宣言仍在心中久久回荡。
天安门广场上的正步声已经远去,但它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激起的回响将长久不息。作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我将带着这份震撼与感动,将其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动力。我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