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4 22:29
作者/君
英子、老大起床啦,今天咱们早点起,园子的烟都该收了,这两天要收完,好把白菜栽上,我把饭做好了,起来吃点,我先走了”,母亲边说边背起框走了。我睁眼一看天还黑哪,带着浓浓的困意伸了伸懒腰,妹妹都穿好衣服也要出门了,“等我一会,天黑我们一块去,说着赶紧穿衣服”,我推小车,妹妹背着筐,等我们到园子,母亲都打了几沟烟了,我装车往回推运,母亲和妹妹打烟。
天亮了,干活的人开始多起来,路上熙熙攘攘,有推车的、有背筐的、有用窄框担的,五花八门怎么干的都有。有的人家把顶叶打回来单独晾晒,顶叶一般劲头都比较大还好抽。也有的不讲究都掺和到一块。
晒烟是一道重要工序,烟的味道、颜色、劲头是与晒烟有很大关系。
成熟的烟叶手摸着厚实,用手使劲捏黏手,粘在手上的釉子发黄,很难洗掉,说明烟已经成熟了。这时就该选择晒烟的场地了,一般选择在通风好,阳光日照充足的地方。
搭烟架子,中间高两头低,中间横梁一人多高,用两根立柱支撑捆绑牢固,两边半人高,横梁分别捆绑在从里向外倾斜的立柱上,有的用拉筋、有的用木材支撑,要求必须牢固,箐烟叶很重,不牢固很容易压塌烟架子。
烟收回来,老年人把烟绳子顺开,开始上烟,烟绳子有麻绳的,有用荆条皮做的,干的要用水泡软,每个扭矩放两个烟叶,一条绳子上满,两端先捆绑牢固,再挂中间的,因为分量重,要两三个人才能挂上去。
我家的烟收了两天,总算完了,最后母亲和妹妹收完了才回家,每人要背一框,妹妹才十多岁,背筐子大,每走一步都碰一次腿,背起来非常吃力,“后来我当兵走了,家里的重活都撩给了妹妹”。母亲比我们还累,把我们运回来的烟叶,还要上到烟绳子上,一条一条上满,这时我和妹妹累的沾枕头就着,早已进入梦乡。
烟架子挂满了烟 ,如果不阴天下雨,十几天就变黄了。老天爷经常在半夜里搞突然袭击,人们睡的正香,又打雷又刮风,这时候总有人大喊;“下雨了大伙赶紧把烟盖上”,迷迷糊糊赶紧的起来,就要忙半天,先是並烟,把烟全部集中在中间,然后有的用炕席,有的用塑料布,盖在上面,还要用绳子绑起来。有时候忙乎了半天!一个雨点也没下,白忙乎。大概要晒一个月左右,就晒好了。烟的颜色一天一变,最后晒成咖啡色,古色古香,揪一片用手揉,有的就像小瓦片扎手,这样的烟才有劲头,不会抽烟的人都想抽一口,很是诱人。因为我们那里种烟,会抽烟的人多,大姑娘小媳妇,有的小孩都会吸烟。
在生产队劳动休息时,大伙经常围在一起抽烟,都会把自家最好抽得烟拿出来,显摆显摆,烟荷包什么样的都有,有用输液塑料袋的、有用小车内胎的,有自己缝的,还有用铁盒子的,五花八门各有千秋。有的小伙用烟来吸引姑娘谈对象,烟成了大媒人了。有个小伙叫“蛋”,姑娘叫“片”,平时都在生产队干活 ,“蛋”经常把家里最好的烟带上,“片”喜欢抽烟从来不带烟,大伙都说她三等抽烟的,(意思什么都不带),“蛋”挺聪明,就看准了这一点,就经常把好烟带上给“片”抽,“片”也不推辞,给就抽,这一来二去两个人还真建立了感情,“片”拖了个媒人,到她家去提亲,“片”的父亲头摇的跟不楞鼓似的,说出大天来也不同意,说“蛋”家里忒穷,嘱咐“片”不准和“蛋”来往,不然打断你的腿。“片”真想打退堂鼓,“蛋”死缠烂打,最后生米煮成熟饭。“片”的父亲也没办法就同意了,这真是烟做成了媒人。在我们哪里你不会抽烟,都说你就白活一世,不会享受!老人都用烟袋 ,年轻人用纸自己卷,家家炕上都有装烟的烟盒,家里来客人或串门子的礼节都是先让大家吸烟,小辈要给老辈人装烟点烟。有的老人点上烟狠狠的抽上一口吐着烟圈,逍遥自在,表示有福。
烟晒得古铜色,就算好了,等露水打湿后,开始下架,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捆烟,把每个烟叶铺展开,一个叶一个叶重叠在一起,用草捆绑成一把,等捆多了,抹到成四方形烟垛,在压上东西防止变形。最后就等着卖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