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读书日,我虽然上了十几年的学,从小学到大学,但我真的不能说读了十几年的书,因为上学期间除了课本之外,我真的基本没读过基本课外书,连小说都没有读过!
01
姐姐买的作文参考书
小学的时候,是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我姐姐给我买的一本作文参考书,对我来说已经算是稀有品种了,但那时候也不懂欣赏什么文学作品,只是拿来抄作文用的。
到了初中,学业变重了,老师又整天告诫我们不要浪费时间看课外书,好好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争取考个好成绩。所以我这个没有主见的“乖孩子”,更不敢有乱看课外书的“歪念头”了。
02
让人怀念的青年文摘
一直到高中的时候,16岁的花季少女时代,不知道从哪里冒出那么多的忧愁,于是我的qq空间的名称取名为“陌名”,因为我总是莫名的感觉悲伤,内心有许多感情无法抒发,但我又找不到原因。这可能就是“少年维特的烦恼”吧!
那时候我开始爱上了《青年文摘》,里面许多充满青春励志的语句,清新脱俗的文章,好像打开了一扇小窗,给我迷茫又忧愁的青春期,吹来阵阵凉风。
那时候的生活费不多,但4块钱一本的价格,少吃几包零食也就省出来了。
那时候我记得,《青年文摘》是半个月更新一次,每到书更新的日子,傍晚放学第一时间冲到校门口的小书亭,问:“最新的《青年文摘》到了吗?”
“就这本,刚到的。”
“好,我来一本,给你4块钱。”
买完之后,赶紧放到书包里,别被我班同学看见,免得又被借走了。因为好几次我没看完,放在桌上就被同学拿走了,然后传来传去就不见了,就算是还回来了,也是面目全非,不是破了就是脏了,我作为一个没有洁癖的处女座,也是绝对不能容忍我心爱的书被蹂躏成这个样子的!
但你又不好生气,因为别人又不是故意的,或者根本就找不到“凶手”,或者大家都是凶手,所谓法不责众嘛,也就只能默默承受,不了了之了!
所以,吃一堑长一智,这之后我都是偷偷地买,藏到书桌的最底层,让后晚上晚自习的时候偷偷地拿出来看。等我看完之后,再摆到桌面上,你们爱拿就拿去看吧,反正我是第一个看完的,我是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人啦,那种自我优越感比拿了100分还高兴!
那时候《青年文摘》还是充满墨香的纸质书刊,那时候《青年文摘》封面还是那么可爱的动漫风,我当时还收集了一大堆《青年文摘》的旧书。不过最后,还是在毕业的时候嫌麻烦,卖给了收破烂的阿姨……
03
陪伴一生的道德经
到了大学,有了许多的时光可以浪费,经过了大一肆意的欢乐之后,我又有了一点空虚感,我觉得自己越活越肤浅了,甚至连《青年文摘》都不看了,不上课整天刷微博追剧,上课不是昏昏欲睡就是玩手机,真的是快变成一头猪了!
大二的时候,我好像突然脑子开窍了,反正我突然觉得这些东西都好没意思,我开始了泡图书馆的读书生活。
由于我读书少,也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我以前上课听老师说读懂了《道德经》,就懂的了人生大道理;还有《论语》,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听起来就好厉害的样子。
可是这些书都是文言文的,我硬着头皮读了几章,实在是读不下去了。不过,现在我的书架上还是有这些书,这些书都是常读常新的,是可以陪伴我一生的书!
现在的我,已经深深爱上读书,经常一读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肚子又饿了,又得去吃饭了,天又黑了,一天又过去了,又到了睡觉的时候了。
我真觉得,如果人不用吃喝拉撒睡,一天能多读多少书呀!
我只希望时光时光慢些吧,让我能多读一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