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命的诞生,首先是在一个家庭里出现,
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是在家庭里面学习成长,
培养一个孩子,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同配合;
那么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的家长朋友们有做过哪些努力呢?
我们又能做哪些努力和改变呢?
今天,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古文,
看看古时候的先辈是如何教导孩子的,
看看同样作为父母,我们能通过这篇文章学到点什么。
本期选取文章:《曾子杀猪》
选自人教版初中阅读练习>>文言文阅读>>
家庭教育
先从家长的言传身教开始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孔子的弟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跟着她想要一起去。他的母亲说:“你回去,我赶集回来就给你杀猪吃。”妻子从及时回来,看见曾子正准备抓猪来杀。妻子制止曾子说:“我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的戏言罢了。”曾子说:“孩子不能对他戏言,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都是向父母学习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就是在教导他欺骗。母亲欺骗孩子,那么孩子就会不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导孩子的正确方式啊。”
提问:为什么曾子坚持要杀猪,而不是听从妻子的话,把这件事当成玩笑处理?这么处理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因为孩子首先接触的是父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也是最深远的就是父母是行为举止。如果曾子不坚持杀猪,那么就会破坏孩子母亲在孩子心中的诚信印象,觉得母亲的语言不可信,那么以后孩子很可能就会模仿母亲的行为,而对孩子以后的性格形成造成不好的影响。
提问:家长平时在和孩子相处或者沟通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
孩子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在模仿和学习中成长的,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孩子的相处过程可能就是他们的学习过程,那么我们作为父母家长,有没有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呢?当孩子玩手机时,是看到家长以身作则,早睡早起,比较有说服力?还是只听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早点睡觉,不准玩手机”孩子更能接受?孩子只有清晰地知道行为的导向,以及学习的对象本身的行为方式,才更容易接受这个行为规范对于自己的约束。而不是只记得家长发脾气的样子,但是对于事件本身没有具体的认知。
每个家庭面临的情况不一样,那么就让我们和家长一起来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吧?
如果您有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困惑
可以到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我们会精选部分问题
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