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知行合一?有的从理论与实践合一的角度说,有的从认知与行动合一的角度说,有的从感性与理性合一的角度说,有的从说了就做的角度说,有的从实事求是角度说,这些说法都自成逻辑。如果从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本义上说,它似乎与这些说法都有出入。分歧在于对“知”的理解上。
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就是不做,这在王阳明看来是因为并不真的知。“如果真的知,就一定能行动,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就像人一见到美色、闻到恶臭时就已经喜欢或者厌恶了,并不是另起一个心去喜欢或者厌恶。所以,知和行是一个,不是两个。”关键在于真知。
为什么知道玩游戏不对,却忍不住诱惑呢?因为没有真的知道玩游戏不对。道理听老师家长讲了几火车,但并没有真的知。何谓真的知?就是切身体会到感受与欲望。玩游戏能给人带来切身的感受与欲望,而听道理带不来这些。人饿了就奔冰箱而去,不用思考,也不用给自己打气鼓励“吃点吧,吃点吧”,因为饿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不是道理。如果你不吃,那是因为不饿,如果真饿,即真的知,自然会去吃。现在的爷爷奶奶们求祖宗似地央求小孙子孙女吃东西,他若真的饿,你拦都拦不住。
没有切身的感受与欲望,就不会行动。没有真的知,就不能行。知,不是知道道理,不是认知形势,而是对欲望的觉察(知)。不能觉察到自己的欲望,就不会行动。厌食症就是不能觉察到自己的饥饿感,明明生理上匮乏严重,节食的过度欲望却干扰了饥饿感。不饿就不会去吃,吃下去也会吐出来。采取哪个行动,取决于觉察到哪个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欲望分三种:一种由主观意识形成,比如思考判断,觉得周围人都比我有钱或没钱,比我混得好或坏,于是产生攀比欲望。另一种来自生理,不经大脑思考,生理上的平衡被打破,产生需要,需要不被满足,即产生欲望,欲望直接驱动行为。食色,性也,属于这种。还有第三种,混合了前两种,是由生命无意识发出的,既有生理属性,即本能性,不被大脑意识主宰;又有心理属性,具有知的功能。比如无意识需要。人到了一个陌生环境,会本能地产生一些特定的行为,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属于这种。
通常大众所理解的知行合一多是认知与行动的合一。认知要产生行动,中间还隔着一个欲望,欲望才是行动的发动机。欲望是一种力。是力就有大小和方向。
方向上,就是一个趋避。知香知臭,知美知丑,知饱知饿,知冷知热,知羞恶辞让,知恻隐是非(孟子的四端说,孟子说不知这些不足以为人)。。。
欲望毕竟不是思考,因此它只有很简单的趋避之力。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再深的内容,比如她好在哪儿啊,恶臭臭在哪儿啊?没有。王阳明的四句教中“知善知恶是良知”,这良知便是对欲望趋善避恶运动的觉知和感应。王阳明的高足、《传习录》主编者钱德洪说,“先师说的良知,就是良心。”良心不用思考,自知善恶,明了感受,自带应力。
因此,良知同时具有知与行。王阳明说:知与行本就是一个,为了讲它才分成两段来说。分成两段不符合事实,自然最后要合一,但是一开一合间,性质就变了。(见《传习录》批评朱熹语)
按照王阳明的思想,知行合一中的知确实无法定义,你说它是良知,可是良知本就包含知与行,再说与行合一,实属多余。你若说它是认知,认知与行本不合一,王阳明说真知就能行,不行是因为没有真的知,这个知明显不是说的认知。真的认知到了,就能行吗?举个例子,对抽烟的危害的认知,没有比医生知得更真的了吧,但抽烟的医生照样不少。光有认知有什么用?
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是我们现代人认为的“认知与行动合一”。而是说良知中同时包含知与行。只要致良知,也就得到了知行合一。所以,王阳明晚年只提“致良知”,弃用知行合一、心即理这两个早期概念。当然这跟他晚年偏重实践良知有关系。
关于知行合一,当时与王阳明齐名的另一派心学“白沙心学”的代表人物湛若水就把知与行说成两个,最后再合一。这跟该派落实知行合一的不同途径有关。
按照王阳明的思想,要想知行合一,就得找到良知。
如何找到良知呢?阳明心学的方法就是:去私欲。
私欲,就是过当的欲望。什么叫过当?过分的、执著的、不知所以的,都在其列。比如,坏习惯就是过当的。去私欲可以从打破坏习惯开始,比如爱打麻将,爱玩游戏,抽烟喝酒,烫火锅吃麻辣烫,熬夜,上班996,等等,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不一而足。只要你觉得痛苦或者有瘾,都值得警醒。
总结一下: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的实现过程是:去私欲--致良知--知行合一。
“认知与行动合一”的知行合一的实现过程是:去私欲-加强目标欲望-知行合一。(神意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