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兴趣变成工作是件太幸福的事,可又有多少人有这好运?对工作的定义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摘要
1.
高考,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是养活自己的唯一途径。
填报志愿时,七大姑八大姨都来推荐专业,“懂行”的亲戚替我做了主,报了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只因这个对女孩来说好找工作、工作轻松。从此,我就踏上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征途。
我应该感谢这位亲戚,因为自毕业至今,我没有出现工作间断,也就是说只要是我想上班,都能找到人事相关工作。
这一点对女孩来说是件好事,起码我能做到经济独立。
目前,我在三线城市的一家国企做人事,人不多,但事不少。
公司虽然不大,但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模块都有涉及,只是深浅而已。我的岗位下设在办公室,而我的岗位也只有我一个人。
除了我的本职工作外,还需要处理工作内出现的人际问题,或是工作以外的人际交往,这是国企的通病。自己干的有些得过且过,或者说我是完美主义者(失败恐惧者),自己的现状和理想中的工作状态有较大差距。
2.
上个月加入一个HR大神群,按照群里规则,凡进群都要打擂,群里专家给题目,群成员给予评分,合格才能继续留在群里。
记得我回答过一个问题,我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样?
当时的回答偏向工作内容,比如:人事系统健全并便携、自己提出的专业建议领导采纳等这些方面。
这些确实是理想状态。
其实,一句话,就是工作上能刷存在感。自己的专业能力被领导赏识,再转化为收入,我就开心。
3.
我很羡慕那些能用自己的兴趣赚钱的人,一度也努力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让自己沉浸在HR管理工作中,参加各种HR培训班,加入HR精英群,入了《世界500强人力资源管理笔记》、标签自己为HR等等,试图让自己习惯性喜欢HR。
这样的努力差不多有一年多,该变成习惯的早应该深入骨髓,可并没有。
每天QQ上闪烁着HR各种资讯、线上培训班不再按时听、HR方面书籍通读完毫无触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
思来想去,是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出了问题。
满眼里只有“人力资源管理”,而并没有深入了解它的5W+1H(why/what/where/who/when/how)。
4.
今年的我从这些方面开始要求自己,以求改变之前的工作状态,无限接近自己的理想状态,目前,效果有但仍需努力,尽可能在未来刷爆自己的存在感:
工作外貌
也就是说自己的职业形象、办公桌布置、待人接物的举止。年初,我抽了半天时间,把自己的办公桌和档案柜来了个大整理,按照分类摆放、区域划分的方式,办公桌左上角是生活区,只放水杯,镜子(请允许我工作之余臭美下)和抽纸,其余都是工作区,键盘下面的便笺是为了顺手记下任务和工作进度,别小瞧这个本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帮我记下不少事。
(实在没办法照出横截面效果,整体看上去还是比较整洁的吧)
面对这样整洁的办公桌,自己的思绪想乱都乱不到哪儿去吧。
文件分类
按照工作项目设立文件夹(工作内容有保密成分,就不上图了)。所有文件都有家,全都在档案夹或档案盒里。一项工作完成后或一天工作结束后,让桌面上所有的A4纸回家,作废的及时放进碎纸机,不要积攒,否则碎纸工作量会很大。上次领导需要找一个项目里的资料,我几秒钟搞定,这也算刷了点存在感吧。
形成工作总结
除日常工作外,平时注意记录工作进度。一项工作完成后,形成该项工作总结或报告,并呈递上级,这样做不但能够帮助自己总结工作,发现问题,还能够让上级知道你做了什么,长时间积累下来,自己的工作都变成了文字,不会让自己的八小时悄悄跑掉,上级也会对你刮目相看。这点目前还未成功,仍需努力。
工作,我不想让它只是我的饭碗,转化成技能,才是最有价值的,请不要浪费自己的八小时,它可以成为你升值的工具,量多会有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