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晒太阳

三十多岁了,第一次来到北京。

什么都是新奇的。

好在,这个城市有熟识的朋友和亲人。


眼里是这座城的独特风景,耳里是这座城的京腔京调,嘴里是这座城的羊蝎鲜美,心中是这座城里惦记着的人儿。

天气晴好,我暴走在南锣鼓巷的胡同之中,绕着后海,又进入了故宫。

在故宫里悠闲的晒着太阳,没有沙尘暴的北京天空,如此湛蓝。

约了几个人,饮茶说笑,放下手机的相对,如此畅快。


1

坐标:法源寺

时间:两小时

交流者:剃度佛门的大学同学

关键词:理解

得知大学班长在佛门修行,还是今年年初,回母校参加大学毕业十周年的聚会上。我并没有过于吃惊,因为印象里,大学时代,他就是个爱看书,爱思考,爱清静的人。聚会上,他没有来,但是传了一份录制的视频。视频中的他,穿着僧服,精神矍铄。后来得知,他在北京的寺庙里剃度,研读佛经。

到了北京后,我决定去寺了见见十年不见的老班长。

法源寺不大,需要穿过一段胡同。老班长带我在寺院里走了一圈后,我们踏过一个需稍稍侧身而过的小门,在一间萦绕着檀香的书房中,喝着热茶,话题当然从佛门生活开始。

他说,他很喜欢现在的生活,规律充实。清晨4点多起床,诵经打坐。饮食清淡,心智豁达。

只是,他还需要面对很多不理解,至少,他的父母尚且不知他是出家之人。

我说,我特别能理解他的选择,对于我来说,剃度佛门和全职妈妈,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他们都选择了自己的“业”,不偷不抢,不危害社会。过着自己觉得为之付出而感到快乐的生活,别人有什么好干涉?

他说,不是每个人都和你一样,愿意理解。


我对班长说,我在故宫晒着太阳,如此明媚,只是行程太赶,时间太短。

他说,一切都是一场缘,入眼入心。

身着僧服的班长


2

坐标:崇文门 Wagas轻食餐厅

时间:三小时

交流者:曾经同一宿舍的大学舍友

关键词:成长

还记得,我大学入学那一天,走进宿舍的那一刻,第一眼见到的就是于,她正在铺床,只是那个酷似男生的背影,让我误以为是舍友的哥哥,北方人的大个儿,偏瘦的身形,短发。

来自天津的于,毕业后回到北京打拼,还一边读研深造,时不时,去北大校园里,听课写论文。

于,是个关注自我成长,有抱负的优质女青年。

于用心的选了一家健康轻食西餐厅,她知道,爱健身的我一定会喜欢。对这样的一份懂得,我觉得很幸福。

于是第一个,受我推荐,加入007写作社群的人。

于是可以和我一起探讨宁向东,薛兆丰等大师在得到里的课程的人。

于是可以在上了一整天班疲惫不堪后,灌下一大杯星巴克,就是为了能打起精神和我畅聊几小时的人。

我也时常很感恩,大学宿舍里,遇到这些至今仍情同姐妹的有缘人。


我告诉于,我在故宫晒着太阳,看着这些瑰宝,很是震撼。

她说,下次,你来北京,一定还要去一次故宫,用上一整天的时间,细细品味。

聊不完的我们


3

坐标:房山

时间:一天

交流者:二十年未见的表姐

关键词:家人

和表姐已经二十多年未见,我们都出生自湖南株洲。后来,她定居在北京,我定居在广州。

北京很大,房山区离我出差的地方也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妈妈说,如果太远麻烦,就不用专门去表姐家了。可是,内心还是驱动着我,想要去见见表姐,姨妈,姨爹,和她可爱的儿子。

热心的表姐和姐夫,开车接上我,带我经过了天安门,三里屯,西单,798。

进入房山,他们的家,见到可爱的小侄儿,和他很快热熟起来。

小侄儿很帅,爱画画,爱说话。一股脑的聪明劲儿,招人喜欢。

和表姐聊着这些年各自的生活,回忆着小时候在一起玩耍的生活,实在不敢相信,我们已分隔二十载。

他们去机场送我回广州,小侄儿说,不想我走。我蹲下抱着他,亲了一下他红通通的小脸蛋,告诉他,我很喜欢他,一定要去广州玩。


我告诉表姐,我在故宫晒着太阳,北京,我很喜欢。

表姐说,下次,你带着爸爸妈妈,来北京多待几天,北京有很多你会喜欢的地方。

爱画画的小侄儿


互联网络时代,人们之间在同一时空中面对面的交流变得尤为可贵。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无异于浪费时间。

而我,乐意把一些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交流上。



打赏一杯咖啡,我们一起晒晒冬日暖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