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报道,说在上海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是牛蛙,若没考上,是青蛙。为了备战“幼升小”,往往从3岁开始,于是就把父母推向了“求知若渴”,以便赢得这场“牛蛙战争”。
父母和孩子每天各种赶场,不是在培训班,就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鸡血父母要求他们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不落下,德智体美也要全面开花,然而,每种培训,能坚持三年甚至更久的家庭却少之又少,于是,父母们开始抱怨“哎,给熊孩子报的培训班又打水漂了”。
一、“孩子有兴趣就好”这鬼话你自己信么?
微信群里,也常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消息:
孩子不到五分钟会背唐诗了;孩子在奥数、钢琴、围棋、轮滑样样精通了;孩子舞蹈考出多少对少级了;或者孩子的作文哪里哪里获奖了。
也有的家长,一边抱怨每晚回家陪孩子做2-3小时功课,全年无休带孩子“赶场”,一边表示“孩子有兴趣就好,不在乎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我们知道,孩子天生好学,对一切未知都感到新奇:没有摸过钢琴的孩子想去碰一下那会唱歌的家具;没有拿过毛笔的孩子想摸一摸那软软的可以沾满黑乎乎水的毛笔;没有学过外语的孩子也很渴望能从自己嘴里蹦出几个稀奇古怪的词来;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每天都巴望着老师能多布置些作业……
如果在适当的时候,也就是孩子身心都准备好的时候,给予孩子这些,孩子的兴趣和专注度都会提高,但是,鸡血父母们秉持着“天真拯救不了现实,感性改变不了理智”,“不经历风雨的孩子只配拥有玻璃心”的观念,想通过现实的手段给孩子更好的出路。尽管,他们也知道这有些残忍,但他们依然会选择“逼孩子去成功”,是他们能给予孩子的最饱含深情的爱。
所以,后面的一幕幕便发生了:
当兴趣散尽,学琴的孩子发现原来钢琴除了是会发出声音的的家具外,还是束缚我自由玩耍的魔鬼;当孩子恶狠狠的甩出一句“让我练字,我宁可去操场跑10圈”;当孩子一边哭泣一边一次又一次练习着舞蹈的基本动作的时候……鸡血父母开始冒着“亲子关系破裂的危险”(我曾为壮大鸡血父母的队伍做出贡献),要么对孩子威逼,要么对孩子利诱,当所有的手段都无济于事的时候,父子母女间的话题便转向“别人家的孩子”,或者干瘪瘪的“有志者事竟成”了。
所以,每当一些家长说“孩子有兴趣就好”的时候,我不禁想问,这鬼话,你自己信么?
二、鸡血背后是匮乏
首先是情感的匮乏。在一类访谈类节目里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妈妈掩面哭泣,她说她的周围簇拥着很多人,她的生活在别人眼中被她安排的井井有条,她的孩子是别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她说她非常孤独,她觉得没有人真的懂她。她丈夫埋怨她在乎孩子胜于他,她孩子埋怨妈妈在乎成绩胜于他的感受。她说,我付出了这么多,也牺牲了很多,但是家人一点不买账。
这种孤独的感觉,近乎于一种情感上的创伤。我们看到的是她在众人面前优秀成功,淡定从容,看不到的,却是她一个人在午夜流过的泪。她不是坚强,而是被迫坚强。她需要用孩子的成功,来证明出自己存在的存在感,需要众人的赞美,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的,需要不断从外界索取爱,才能感受到被爱。这样的情感注定匮乏,这样的人生注定孤独。
其次是时空匮乏。陶行知曾经提到 “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鸡血父母,不仅仅把孩子的全部时间占据,也倾尽了自己的所有时间。 他们带着孩子“抢跑”,一边骂自己的脑子“烧”坏了,一边在焦虑中不断调整心态 ,孩子成为了唯一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来源。他们时时刻刻都要打鸡血完成“高质量陪伴”,偶尔浪费点时间,就心里内疚得不要不要的。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怨带孩子太累没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每次到了睡觉时间都要和孩子斗智斗勇很久,直到筋疲力尽抱枕大睡而去,所谓的梦想更是遥不可及。
其三是爱的匮乏。什么是爱?我给你吃给你穿,不骂不打,就是爱吗?我为你付出所有,是爱吗?我对你好,但是链接没有发生,是爱吗?真正的爱,只具备一点:看见。我能看见你的存在,我能看见你真实的样子。
鸡血父母因为过度自恋,他们感受不到孩子的真正的需求,只要是别人在学的,我的孩子也不能拉下。鸡血父母很忙,他们全然感受不到孩子的天赋特长,仅仅是把孩子作为满足自己个人需求的工具,然后将孩子制成一块符合“我”的期待的材料。他们的关注点始终在学习上,孩子拿了多少块奖牌,或者给他们争来多少荣誉上面,但孩子遇到的困扰、心理问题,却被关注不到,孩子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在经历怎样的痛苦,被忽视了。同时,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的表达爱的方式,可能是物质交换,也可能是急功近利。鸡血家长忘记了: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每一位天使都不太一样!
三、给鸡血父母的一点鸡汤
首先,家长放轻松。很多人在回顾自己抚养孩子的经历时会感慨,“事实上报不报奥数班效果一个样”,“辅导班学过的科学,初中孩子就接触到了”。所以,家长先把心放松,在焦虑状态下你的,即便再有道理,再有水平,对孩子也无济于事。
其次分清是谁的需要。和孩子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教育是否奏效,胡特有一个经典的表述“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这非常好的阐明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无条件的。我养育你,是因为而且只是因为,我是你的父母,而不是希望你成为“我心中的样子”,我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我自己去完成,而孩子,你只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好。
再次,接纳自己,接纳孩子。当一个自己童年,或者成长经历当中被抑制比较多的父母,看到自己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期望发展的时候,父母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事实上来自于父母内心一些未解之结。一方面,他们过度夸大了孩子行为的长远影响,比如,不好好读书就没有前途之类,比如没有穿一身名牌的衣服会被别人瞧不起,比如朋友吵架了先认错的是懦夫等;另一方面,这些家长把潜意识里自己对父母的怨气,还有对社会的不满,投射到一个无辜的孩子身上,这些父母的小时候,曾经因为类似的问题,而遭受过来自父母和社会的评价,让他们觉得成绩差是令人羞愧的,衣服穿的没档次是低人一等的,有尊严的活着需要昂起高贵的头颅等等。于是,父母们对自己的不接纳,变成了对孩子的不接纳。因此,父母首先要学会接纳自己,其次才是孩子。
最后,寻求自身的幸福感和价值感。鸡血父母没有必要一直将孩子视为自己生活的重心,适时度过一些低质量的时间未尝不可。比如说,在照顾孩子以外学个烘培,玩个手工;比如约个闺蜜逛个商场;比如和爱人一起看场电影,来个两人世界的旅行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开拓出更多的渠道,寻找到更多的价值感和满足感。
写在最后:如果,只有残酷的教育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那么,我想自私的说一句:孩子,改变世界就让别人去吧,我只要你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