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完成《道德经》读后感两篇,乐观地估计,可望于本月底,最迟年底完成本书通读与读后感悟。我欣喜地发现,神州大地,网络内外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举不胜举,我与简书上天南海北的读书人交流,乐在其中矣。
周二,上午与几位领导去官港滨湖学校,下午完成学校一份文字材料。俗话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我说,有人每天都在学习,都在思考和研究状态下工作,哪里还用得着无效的加班加点,只有蠢货和逢迎之辈才乐于五加二白加黑。的确是听君一席话,胜读一摞书。士别三日,当惊喜相看——老兄又有新进步!关于学校教育科研的“六有”,既通俗易懂,又易于操作;既概括准确,又言之成理。
有人——项目负责人,组成人员,研究团队。
有题——目标方向,研究角度,科研题目。
有魂——核心理念,主题思想,重在提升教师能力水平。
有文——案例论文报告总结等研究成果。
有影——区域内外产生积极影响,具有辐射带动引领作用。
有痕——上述内容注重保留过程性材料,注意积累积淀和传承发展提高。
周三,阴雨。上午上传几篇文章到简书,收到简友热情的评论和点赞。下午完成初读《道德经》一篇。审看两位老师送来的教案和课件。一个是由历史老师讲《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迁》,一个是由政治老师讲《我们的中华文化》,学历史的讲经济,学政治的讲文化,这样的学科和内容的错位有点意思。
周四,上午听王春艳和王清娟两位老师的高三复习课,学生的学习力比预想的要好。第四节课后,参加了政治学科组的评课活动。我提出了三点改进建议:一是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要给予更加清晰完整形象化的解读。比如,源远流长可以结合文学发展史予以梳理:先秦散文、两汉排赋、魏晋小品文、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比如博大精深可以用几个特点来具体解说: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自强不息的担当精神,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这样学生稍加体会,对这两个关键词的理解就加深了。二是加强练习的科学设计,问题设计要更有针对性,不能过于笼统。可以通过几个彼此关联的小问题来降低难度,让学生逐步解答。三是课还要在中规中矩的基础上,争取有亮点,出现师生兴奋之处,逐步形成教师个人特点和风格。当然,最后一条是高标准,需要老师假以时日的不断努力,期待年轻教师有更快成长。下午整理了课堂评价相关材料存留备用。
周五,上午完成听课笔记整理,下午读报摘要如下。
新女性作家金靳说:质量最高的输入(阅读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其实都来源于我曾经并不喜欢的清静和寂寞。
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符合认知规律,融合信息技术,自主灵活高效,激发个性潜能。
课程体系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聚焦核心素养,指向未来能力,内容生本多元,区域特色鲜明。
课堂组织模式可以尝试的形式:小组合作,学长制,师徒制等。
《山川岁月长》分享悦读说:看人看书看山川,有水有乐有岁月。用心感受山川岁月的伟大,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认识。
褚宏启先生所撰《教育现代化的灵魂是现代精神》一文总体不错,但他所谈的观点估计同意得多,真正践行的少之又少。正如老子所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从古至今,很多问题就是这么诡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