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篇文章《初心是什么》,其中提到我初中时的理想是长大了西红柿能够随便吃,本以为自己的理想实在是贻笑大方,可后来和朋友们谈起来,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经有过一些不太高大上的理想(似乎觉得科学家,航天员,医生,老师,警察这些老师希望你长大成为的人才能称之为理想),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把西红柿随便吃定义为自己的愿望比较合适。
说起愿望,我好像还挺多,不过不同时间有不同的愿望,小学之前的记忆已经模糊,只有偶尔几个片段闪过脑海,其中一个就与愿望有关,我走在阳光下,牵着姑父的手,手里拿着一根粉红绫子(七十年代小女孩扎头发用的),兴高采烈,那时候的理想是买好多红绫子。小学时似乎没有什么愿望,印象最深的就是寒暑假开学家里没钱交学费,在校门口徘徊不敢进校门,害怕老师问,怎么还不交学费,这是回忆起来备受煎熬的一段往事。初中的愿望就是西红柿随便吃了哈哈。高中阶段,家里仍然穷,曾经发生过差点退学的事情,不过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那时候退学后的打算就是去学习缝纫,回家开个小店做衣服,做裁缝可能应该称之为高中时的愿望。高中毕业要报大学志愿,各种专业看下来怎么也觉得这专业出来怎么找工作啊?最后在老师的建议下报了石油加工,理由是出来工资高,女孩子也不会让干太辛苦的活,还都在大城市工作(捂嘴笑),其实仅仅因为老师知道离我们不远的省辖市有一个炼油厂。
到了大学,仍然窘迫,愿望是赶快毕业挣钱,以至于好多同学都问为什么不上研究生,我的回答是,我不想再过这种苦日子!(哈哈)毕业选择工作,义无反顾到了西北,为什么?因为那里工资高啊!(再哈哈)当时算了一笔账,现在觉得算得其实挺明白,那就是我工作15年的工资赶上我同学在内地30年的工资,比我同学白赚了15年时间(再笑)。需要声明一点的是,去西北工作真不是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
每天500字,为什么老是说不到关键处就够啦,,关键还要干别的事,这篇文章就等明天待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