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变革下,新课标的制定,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当其冲便是“核心素养”。之所以说这是更高的要求,是因为素养很难像知识一样现学现用,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筑垒过程。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再空泛地说教育要“为未来做好准备”,而是要在教育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环节都追问“是否有生活价值”。
简而言之,我所学是否在生活中有所用。
现下,无论是考试还是教育,都强调真实性的问题情境,这也表明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学生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的素养。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事实上,“教教材”就是教书中的知识,即专家结论,“用教材教”则是通过专家结论建立学生的专家思维。只有学生具备像专家一样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才更具有生活价值。
真实性是素养的精髓。
要让学生将学校所学迁移到现实世界中去,就必须从教“专家结论”转向教“专家思维”,变“宽而浅”的学习为“少而深”的思维。
在教学中,我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三年级就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到了四年级就“忘”得一干二净,学生第一单元学习的内容到了期末复习,老师常常感慨,全都还给老师了。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就说明,学生当初的学习是对“专家结论”死记硬背,只在单元内才显示出学会了这些知识,一旦出了这些单元,这些知识似乎就很难被激活,怀特海将这样的知识称为“惰性知识”。
惰性知识具有三种表现:首先,惰性知识很难在单元与单元之间迁移。其次,惰性知识很难在学科与学科之间迁移。最后,惰性知识很难在学校教育和现实世界之间迁移。
举个例子。语文教材中学生学习过“提问”这一阅读策略,记得一次借班试教绘本《驯鹿人的孩子》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学生无法达成,就在我以为学生还未学习过这一单元时,学生竟能告诉我,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提问的“知识要点”,因为他们的书上都工工整整地做了笔记。这就是“惰性知识”,他们对“提问”这一策略的学习仅限于课文,一旦离开学习过的课文,就无法自如运用。
素养指向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例如,我们在小学就学习过如何完成“调查报告”,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学生要能够在生活中乐于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调查研究,并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如果仅仅止于知道“完成一份调查报告的步骤”,则不能说具备素养。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核心素养区别于应试学力的最大特质在于真实性。真实性是指“超越学校价值”的知识成果,也就是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纵观全世界的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虽然它们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划分为两大素养群,即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
尽管人们还并不知道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但都一致认为,未来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大量工作会以计算机取代人力,大量的人员会“被迫下岗”或是“不被需要”,而计算机,所具备的是大量的“专家结论”,所欠缺的则是“专家思维”,故而,在未来,世界会更加需要具备“专家思维”的人才。
括而言之,素养导向体现在课堂教学上,重点就是要从教授专家结论转向培养专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