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蛹 2019-08-28
近日,一位朋友告诉我,她的先生病重,已经进入最后的时光了。
她问我,带着孩子们去见爸爸最后一面是否合适。
一个生命,这样年轻就要逝去,令人感到悲伤。
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如何与临终的亲人告别、我们需要如何对待孩子,以及孩子们需要哪些心理支持。
01
悲伤,因为曾经欢乐
我们常常听到的说法是:尽量不要让孩子们去那种场合,比如:临终病床,追悼会,墓地等等。但是,现代科学的观点是:尽可能的让孩子们参与。这些都是生命中需要体验的事情。亲人故去,我们作为人类,就一定会悲伤的。
悲伤,是因为失去所爱。
让时钟停顿,拔掉电话,
给狗儿一块骨头别让它乱吠,
别敲钢琴,
在低沉的鼓声中,把棺木抬出......
他是我的南北,我的西东,是我作息的意义,
是我的日夜,欢唱谈话的内容。
我以为爱会永恒不朽,我错了。
繁星再无意义,给我熄灭吧。
月亮给我藏起来,太阳给我摘下来,
把海水抽干,把林木扫掉。
因为现在一切皆是徒然。
——摘自影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需要经历和体验这个过程。只有经历和体验了足够的悲伤,才能自然而然的“放下”痛苦,重新面对新的生活。这个“放下”,不是刻意做出来的,是自然发生的。所以,尽可能的让孩子能够见爸爸最后一面,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福分。
有一些人会刻意逃避那个临终最后一面,他们的内心则会产生深深的内疚;也会在很多时候恍惚的认为那个人还活着......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02
哭泣,使痛苦流淌
有些患者因为疾病晚期,外貌上是和平时不一样的,会比较可怕一些,所以要提前和孩子们讲清楚。孩子们在见到爸爸前,能有一些心理准备。
在这个临终告别的过程中,允许自己,以及孩子们哭泣、悲伤。不需要安慰,不需要阻止孩子和自己悲伤。至亲之人,1年之内都很悲伤,是正常的,也是好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悲伤会逐渐减少。古人都守孝3年,也是因为,通常3年做为最大期限,可以很好的让悲伤流淌出来。我这里处理过很多案例,都是因为至亲之人逝世,没有很好地悲伤,而造成各种影响,比如:抑郁、焦虑、惊恐发作等等。
有些说法认为,尽量不要在临终的患者面前流露出过多的悲伤,担心患者会不放心。其实,现在悲伤和接下来会好好生活,完全不矛盾的。甚至可以说,只有好好的悲伤了,接下来才能够好好的生活。
有时,我们会有自责的情绪,认为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不应该在逝者生前跟他吵架啊等等。最好可以忽略这些,死者是不希望看到活着的人自责的。
有些临终的人也会有不舍的情绪,这部分,也是他需要经历的:不舍的,接受死亡的来临。
有时候,有些人会“卡住”,在亲人临终的时候或后续的过程中无法哭泣,甚至感到亲人并未离开。
这里,可以给大家一个小建议:
好好地回忆那些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那时悲伤会自然的出来。
03
葬礼,感悟生命意义的仪式
除了临终告别,接下来的各个步骤,孩子最好都能参加。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仪式,可以使我们的心理得到疏导,悲伤得到释放。
在这些过程中,不要责怪对方,不要说“你走得太早了”之类的话。我们甚至在殡仪馆还会听到“你怎么舍得丢下我们啊......你这个短命鬼”之类的话,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同时,也会让活着的人,生活在怨恨之中。
有句话叫:死者为大。一个人何时以何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都是命运的安排,哪怕这个人是自杀的。我们都是渺小的,对很多事情,我们是无能为力的。
“从此,我只能在心里想着他”。
我们只有痛苦的接受命运和生活给予我们的沉重礼物;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当你们快乐的时候,审视自己的内心,
你们会发现,曾经的忧伤如今却让你们快乐。
当你们悲伤的时候,
再次审视你们的内心,
你们会发现,曾经的快乐,又再度让你悲伤。
你们中有些人说:“欢乐胜于忧伤。”
另一些人则说:“不,忧伤更伟大。”
但我要说,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他们一同降临,当其中一个单独与你同坐时,
记住,
另一个正在你的床上安歇。
——纪伯伦《欢乐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