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能买」,竟然不一定「能赔」!
通俗易懂,让保险回归本源,愿小伙伴们买保险少花冤枉钱,永不踩坑!首发:大磊说保
一个能联系上公号主的保险自媒体博主
01
你以为的「能买」,其实有可能是没做好健康告知
千万不要把所谓的「能买」,就当做是可以健康告知忽略掉!
强调做好健康告知这回事,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但不得不承认,即使已经强调过无数遍了,仍然总是有人掉以轻心或心怀侥幸:
觉得「忍过两年就行」、「医生说了没事就没事」、「业务员说不用告知」,更有甚者觉得自己反正都看不明白索性就随便买。
老实说,以上这些朋友心得有多大啊!
但凡以上这些朋友这样做了,那就极有可能已经失去了遇险理赔的机会,保费也就可能打了水漂了?
做好健康告知真有那么难吗?其实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认真诚实告知。
原则也很简单:
保险公司问啥答啥;
保险公司不问的不答;
没有记录的不说。
千万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道听途说」而少说乱说。
大家评评理:这真的很难做吗?
02
你以为的「能买」,其实有可能是合同里已注明的免责条款
正常情况下,保司会在合同中明确告诉投保人:发生了这些事,我们是绝对不会赔付的哦!
举例去游乐园,突然发现有个项目在维护,并且立了牌子和工作人员劝说危险不能玩,但如果有人还是不顾劝阻偷偷跑去玩,出了问题,那游乐场有责任吗?
退一万步说,合同里的免责条款中列举的情况,除了所谓的不可抗力的天灾人祸,其他的情况要么是自己作死,要么是心怀不轨的去恶性骗保,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轻易被触发的。
03
你以为的「会赔」,其实可能是合同里已注明的既往症免责
你以为的「能买」,不代表就能赔,因为医疗险里往往有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既往症免责」。
具体而言,因既往症导致的相关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不赔。
那既往症又到底意思呢?
既往症官方定义是:指在保险责任生效之前罹患的被保险人已知或应该知道的有关疾病或症状。
比如合同生效前被诊断为肺炎,输液治疗后没有好转,需要长期用药,后期因为肺炎住院,这就属于既往症,不能赔付;
再比如合同生效前经常咳痰,等待期后在医院查出肺炎,就不属于既往症。
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就好比还是你去游乐园,做好了第一步的健康告知,就相当于拿到了游乐园的「入场券」,但因为恐高,某些项目不能玩的,只能玩其他项目。
但有没必要因为部分项目玩不了就不去游乐园了呢?见仁见智了。
反正我觉得,游乐园好玩的项目那么多,虽然有的玩不了会有遗憾,但也不妨碍去玩其他好玩的项目啊。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没必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啊。
04
你以为的「会赔」,其实可能是没看明白险种内容
有这么一种情况,就是对险种没理解明白,直接导致想赔的赔不了。
这更好理解了,还是去游乐园,你确实是拿到了所谓「入场券」,但到了这个游乐场门口检票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拿的是隔壁博物馆的入场券的,你说这不是白忙活了嘛。
比如一位朋友,拿着保单来问,说他得了重疾,被拒赔了,想要我帮他争取一下。我接过来一看,瞬间头大,他拿的竟然是一份意外险的保单……意外险……的保单……
还有一位朋友,孩子摔倒了想要用意外险报销,结果发现买的意外只保意外身故和伤残,根本就没有附加意外医疗。
他自己还很诧异:我以为意外险都能报销啊……这就是对保险构成和理解严重缺乏的后果啊!
其实在保单合同上都会对具体保什么,不保什么,写得清清楚楚。
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买的保险具体是赔什么的,明确买保险的目的和保险的责任,不然到最后出事了一核对才发现哪个也赔不了,这可就亏大了。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保险里面的坑可不是一星半点,你如果没有花心思花时间精力去好好研究,很可在能买跟能赔之间,还差了个十万八千里。
但是我们也不必有畏难情绪,如果看到那么多条款头大,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嘛,找个专业的经纪人帮你分析,成功投保+理赔的概率会大大大大大提高喔~(大磊举手)
这篇内容,只讲了投保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的一个小「坑」。
想知道买保险还要注意哪些,该如何花最少的钱搭配适合自己的保障方案,可以找大磊来咨询哦~
今天的内容如果对你有用,请分享给更多你爱和你在乎的人~
让专业的人,为你做专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