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自己开始了一个优惠券的项目,向别人推荐优惠的购物方式,购物者可以获得优惠,我也可以获得商家推广,这两年发展的还比较火爆。我先是建了一个群,然后每天在群里面发布可以用优惠券购买的产品。发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效果并不好,甚至觉得这种消息对群友来说可能是一种打扰,于是我暂停了群消息的发布。这一停就有将近十来天没有进展了。
其实事情的本质是,我想做的好一点,但是觉得目前的方式不够好,需要改进,但怎么改进,我对自己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所以这件事情一拖再拖,没有进展。
那么拖延症其实就是一种迟迟不能开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表象,比如我想交一份报告,那么我一直不想开始,直到最后期限的前一天,这样的经历我们都有太多,有的时候甚至是通宵达旦来在最后期限解决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最后或许过关了,实际上看这件事情处理的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至少我自己经常有这种情绪。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拖延症实际上是一种对“急切”的回应:
“你”发出一个指令,“我”必须实现,而且得完美实现,否则“我”就该死。
换句话说,拖延就是在对抗这“该死”的感觉。
我对这个描述还是认可的,因为拖延的客体是事件,事件的提出方要么是某个人,某个机构,或者是自己,拖延的主体是自己本身。其实之所以会拖延,是主体对这个客体本身认可甚至高度认可,想要对此进行回应,但是由于这份回应过于急切,主体不能很轻松的达到,这个时候,看个视频刷刷新闻可能会更加容易,所以主体选择了这种更加更够提体现自我掌控地位的事情来做,被拖延的事情就这样被留了下来。
对于拖延症本人来说,拖延这件事情的时候应该是既快乐又焦虑的,快乐在于我选择了一个更能掌控的事情来做,焦虑在于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
通常情况下,我们解决问题其实是为了更快乐,主流意识里面大家倾向于解决拖延症。首先,我觉得不要把定位定的过高,不要过于的在意对事件的急切回应,节奏感很重要也很美妙,定下自己解决问题的基调其实是比较重要的,不要事先给自己一个过高的目标,一件事情先做然后迭代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
如果不能解决,也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事情本来如此,人生拿一些时间来做一些没有意义但是很美妙的事情也不错。看电影的时候就享受看电影,散步的时候就享受散步,生活不是只有拼搏,还有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