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这个词从古至今都是不讨喜的,不为别的,只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痛苦是难过,可能还有更多不愿启及的东西
然而,没有了苦难又怎么去体验苦难带来的极致光芒,那样的日子是很容易被时间忘却的。
为什么经典能够被记住,因为她足够刻骨铭心,也因为它值得被传承。
大家所熟知的仲尼恶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撅有《国语》,司马迁在受到宫刑后仍然坚持完成《史记》,就像他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没有这些刻骨铭心的苦难就没有逆境重生与流芳百世。
海伦凯勒在失聪失明后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呐喊,被载入史册中,流传在故事里,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在他双目失明之后,没有选择抱怨与低沉,而是勇敢的接受与坚强的面对,他说:上天给了我一个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双眼,即便如此,我依然相信,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多么深刻而又充满正能量的人生态度,多少人为他而鼓掌,生命中那些没有被苦难打败的终究变成辉煌。
有人说成功往往就在于你觉得你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挨过了就是绚烂的世界,它带给我们的光芒往往比痛苦要美丽的多。
如果你拒绝苦难,那是因为你害怕配不上你所受的苦难,苦难往往是品格的试金石,因为海明威说过,我们生来不是被打败的,尼采也告诉过我们,但凡那些杀不死你的,终究会让你变得更强大!多么深刻的领悟。
苦难往往也需要勇气,就像是流着泪也要继续向前奔跑的人一般,永不言弃,勇往直前。
苦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更好地帮我们成就更好的自己,曹雪芹在穷困潦倒之际仍然坚持著书,才有了红楼梦的十年辛苦不寻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也要创作音乐才有了诸多的经典曲目,张爱玲在受到父亲的囚禁与丈夫的背叛后,总结了一句华丽而伤感的话,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人生的成长之路一定是充满荆棘的,苦难的,不安的,我们只有经历过这种不平凡的打磨,才能在人生的日历上留下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