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习了《寄诸弟书》第4天,认真听了原文,博仁老师的导读,还有陆婷老师的责善点评。
文章第四段说,毋使亦如吾之习染既深,而后克治之难也。人方少时,精神意气既足鼓舞,而身家之累尚未切心,故用力颇易。迨其渐长,世累日深,而精神意气亦日渐以减,然能汲汲奋志于学,则犹尚可有为。至于四十五十,即如下山之日,渐以微灭,不复可挽矣。故孔子云:“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又曰“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吾亦近来实见此病,故亦切切预为弟辈言之。宜及时勉力,毋使过时而徒悔也。这一段阳明先生告诉我们,犯错了就及时的改过,趁着错误不是积累的太深,我们是很容易就改正了,如果等到四五十岁了,再去改正,那错误将会根深蒂固,很难剔除。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他偷拿了别人家的一根针拿回家去,他妈妈看到了不仅没有责备他,还说,哎呀,我家宝贝会往家里拿回东西了。结果这个孩子偷拿的东西越来越多,犯得错误越来越严重,最后不可收拾,锒铛入狱。在行刑前,他提出一个要求,要见见他的母亲。母亲来到监狱去看他,他上前说想最后吃一次妈妈的奶,结果她一口把妈妈的奶头咬掉了,鲜血直流。他边哭边说:“如果当初我偷拿一根针时你就阻止我,我怎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境地!我有今天都是你害的!”想想这个故事,就是孩子妈妈没有趁孩子小,错误轻的情况下抓紧时机把错误扼杀在摇篮里,而是任其疯狂滋长,最后害了孩子一生。想想我们现在教育自己孩子,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可是做父母的每天手机不离手,沉溺其中,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怎么会听从你的教导?他怎么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上面的例子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吗?
趁孩子还小,应该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才是我们家长在孩子学前为他们做得,而不是学很多知识。
每日改过,才能让自己心明眼亮,去除心中杂念,跟着阳明先生学圣贤智慧,开启幸福人生!我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