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逗逗,图/花瓣网
01
你一定经常遇到这种类型的人:
有事找你不说正事,总是要扯很多无关的话题做铺垫,可能想缓解尴尬的氛围。
要么就是这样的情况,把“你好”“在吗?”这两句话,单独隔开发,可能是想跟你一对一慢慢聊天。
如以上截屏的内容,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表述清楚的,却还要磨叽几次。
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你好!我想转载你的文章,标题是《……》,我们的公众号id是……,麻烦单钩/双钩。
当然,如果你稍微比较有一些礼仪修养的,第二句话,你应该征询人家的意见:不知道是否可以转载你的文章。
因为原创作者也可以不予以同意授权你转载。
平时在微信上也经常遇到这一类客套话使用过度的人,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寒暄,和别人交流感情,但是,实际上,这种搭讪的方式,并不受待见。
面对这些人,我只想告诉他,有一个成语,叫“开门见山”,值得你花2分钟去琢磨这个成语的意思。
大部分人,自己的工作时间内,并不会腾出大块的时间去处理一些琐碎的社交事情,在既定的8个小时工时内,更重要的是解决工作问题。
02
在某些场合,如果自己觉得可能需要和对方沟通占用多一些时间,麻烦,先问对方是否方便聊,如果方便聊,大概需要沟通多久。
这是基本的社交时间把控,在你跟对方还不是很熟的情况下,请注意“距离感”这词。
而即使是很熟的朋友,当我自己有事需要他们协助,或者电话聊的时候,我基本都会提前跟他们约好。
我经常跟朋友说的,几乎都形成“话术”了,具体格式如下:
“哈喽~
明晚7点左右有空不?我想找你聊聊最近工作上遇到的事情,想听一下你的建议,大概占用你20-40分钟的时间。
另外,你那里是wifi直接语音沟通方便,还是电话沟通方便~”
而这种“约定沟通”多了,不仅别人会提前为你腾出时间,也可能会为了你想沟通的主题而提前准备。
这不是见外,而是对别人时间的尊重。从另一个角度上,如果,你不爱惜别人的时间,请问,别人何必浪费时间在你身上呢?
03
社交,大部分场合,我们都是采用文字沟通,语音并不适用于任何场合。
而在表述时,请把重点内容一气呵成,或者分点(列个一、二、三等)陈述。
如果,你觉得文字表述的字数偏多,请自觉把文字换行,不建议密密麻麻丢给别人一大串。
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就是换行,另起一行,不仅在手机上阅读舒服,而且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有分寸感的人,懂得体贴别人。
想想你是否也喜欢别人丢给你一段几百字的信息,丝毫不为你断句,不加标点符号,文字像早高峰的公交车一样拥堵在一起,那种体验,大概是想甩给对方几巴掌吧。
另外,如果你跟别人聊了很久,感觉让对方不方便了,略有歉意,建议你发个小小的红包感谢别人,红包虽小,却都是你的心意。
最怕的是,你以为你跟对方瞎扯了很久,以为对方也很嗨森,然后第二天又继续约对方煲电话粥。
这种容易进黑名单的事情,请少做。
时间是最昂贵的奢侈品,脑子是限量发行的好宝贝,社交场合,请捡起你的两件法宝——时间和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