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过得快乐的秘诀就是少反省自己

“ta好冷漠,是不是我说错话了?”

“ta好生气,是我太小题大做了吗?”

“都怪我,要不是我的疏忽,孩子怎么会生病?”

诸如此类的过度反省,往往会让人变得越来越不快乐。

01

凡事都爱找自己的原因,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1、渐渐变得不自信

在亲密关系里遇到冲突时,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渐渐地就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导致自信流逝。

2、不切实际地自我攻击

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内归因理论认为

向内归因的人,习惯将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而这种行为会变成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我攻击。

3、底线一退再退

老是反省自己的人非常抗拒面对冲突,即便自己是有理的一方,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太严苛了或者太小题大做了,然后将自己的底线一退再退。

02

有研究发现,健康的自省能带来积极的效果,而过度敏感的自我反思却可能引发抑郁、焦虑、失眠、自我伤害等问题。那么如何停止消极的反思呢?

1、将那些反省记录下来

试着将那些让自己感到后悔自责的事情记录下来,同时也写下对自己的评价。

记录的过程就是自我察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就会慢慢发现自身偏执的、不合理的信念,同时消极的情绪也能得到释放和缓解,从而大大降低过度自省的强度与频率。

2、客观地将事情进行内外归因

当我们把后悔自责的事以及对自己的评价记录下来后,还需要去判断那些自我评价到底是主观的想法,还是客观的事实。当我们能看到不同的观点时,我们就能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不再把一切过错都揽在自己身上。

3、问问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去弥补

如果真的因而伤害了别人或自己而感觉很自责的话,那么与其一遍遍鞭打自己、不断给自己传递“我很糟糕”的想法,还不如去问问自己“我能做点什么去弥补伤害?”或者“从这件事件里我能学到什么?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时怎么做才能避免伤害?”

其实也就是鼓励自己勇敢地承担该有的责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一步步地去更正错误、克服不足。经过多次重复这样的练习,慢慢地我们就能摆脱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思维定势,形成一种正确健康的反思模式。

最后,愿你我都能摆脱过度自责和自省的思维模式,能以更加松弛、更加悦纳的态度幸福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