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形象是如何逐渐建构的?
一、马良是当时社会穷苦百姓的代表:他勤劳善良、纯朴。当时社会大部分人和马良一样生活在极度贫困中,要忍受无尽的欺压和痛苦。所以,创作者借马良之手对欺压他的官吏、员外、歪头千户等得到恶有恶报的结果,运用戏剧性对比揭示当时社会中的贫富差异。
二、流落江湖的穷苦人生活方式,反映出的民生百态,就像文本中所说歪头千户花钱买的官位,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三、相同的篇章结构。同一个目的、同一种手法、相同的结局、同样的结构在故事里反复出现,有助于长期记忆。尽管不同讲述者对同一个故事进行讲述时有很大差异,但结局总是围绕“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一中心。这也正符合听众的心理。
四、叙述中运用伏笔,作者将小说技巧运用在民间故事中,这样的创编也是吸引听众的原因所在吧!
五、三个反面人物:大头官兵、长脚官兵、阔嘴富豪因为贪婪受到惩罚。马良用风筝让其惩罚,风筝作为一个娱乐项目,而马良把它作为惩罚恶人的工具,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让读者大快人心,另一方面,可以看出马良的聪明能干。
六、马良改名冯郎、王艮。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汉字的千变万化、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反应出马良的机智聪慧。
总之,马良是当时社会千万千万穷苦百姓的代表,他所遇见的“恶人”现象,也是当时的社会缩影。这样的现状,就需要一个具有“超能力”的人站出来,替百姓说话,去惩治恶人。于是就有了拥有一支神笔的马良。
国庆、中秋双节,雨中旅游,不忘听课打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