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声音好多,
每个人都急着说话,
每个人都顾着表达自己。
寂寞,反倒成了一种必要。
它如水般清澈,映照着我们自己,
即使身处喧哗,也心远而静。
周末,外面下起了暴雨,
我在窗台放了一个垫子,
然后点了一支线香,准备看书。
当线香绕着水瓶缓缓上升,
我有点发怔,感觉时间变得好慢好慢。
窗外的芭蕉叶被雨水敲打的声音非常清脆,
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
寂寞像是人生缝隙中隐藏的怡然自得。
它让我调动全身的感官,
感觉雨、叶子、香味、纸触,
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在这个巨大的世界里,
渺小但尚可掌控。
这是一个热闹的时代,
平时被工作、好友、亲人充满你的生活,
就连寂静的夜晚也会被微信、微博的消息声打破,
为了成为主流文化中的一员,
哪一个人不是带着镣铐在跳舞。
社交过剩的年代,
我们好像尤其需要寂寞的清净。
现代人似乎喜欢热闹,
因为害怕寂寞和孤单,
在患得患失中失去了很多。
我们走到人群中间,
以为人们的狂欢是真实的,
反而让自己的思考沉到了海底;
我们依附别人的认同和夸奖,
反而忘记了如何面对自己。
一个无法掌控寂寞的人,不可能真正的快乐。
寂寞是一种心境,
独自一人时,它出现,身在人群中,它也不走远。
寂寞和孤单是会互相衍生的。
懂你的孤单寂寞,
好像成为了都市人最感动的情话。
你有没有试过,
在飞机场的落地窗前等待日落,
听着身边笑声哭声,
感觉原来热闹让人如此寂寞;
你有没有试过,
在KTV唱得声嘶力竭的夜晚,
与好友分别的下一秒,
好像就迈入了巨大的寂寞黑洞;
你有没有试过,
在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街道,
行人匆匆而过、车鸣声响起,
感觉寂寞似乎是生命深处的东西,
我们无法甩掉它前进。
《了不起的比尔盖茨》里,
名媛绅士们费尽心思跻身上等阶层的豪华派对,
他们打扮奢华、纵情歌舞,
试图用虚空的社交来弥补内心的寂寞。
大众面前的“我”是真实的我吗?
或许只是迎合大众的复制品。
我们奋力追逐人群时,用声音麻痹感官。
但是,当人潮散尽,
寂寞反而变得狂猛的怪兽蜂拥而来,
无法享受寂寞,
我们努力通过热闹营造的快乐很容易崩塌。
可是能够享受寂寞的人却会觉得它是种清福。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
“寂寞,是人活着的基本条件。”
因为有些人生本质的东西是无法与别人一起完成的,
比如感受、想法、思考、选择、决定只能独立完成,
享受寂寞的人,更能享受独立思考,比谁都清醒。
德国学者诺依曼提出一个词“沉默的螺旋”,
讲的是人在开口说话前,
其实都会悄悄地观察周围的人都在想什么。
假如自己的观点符合周围人的取向,
就会大声说出来,反之,回咽进肚子。
我们为了融入群体,
往往会压抑自己的想法,
少数服从多数。
久而久之,变得沉默少言。
只有寂寞的时候,我们是最真实的样子,
得到短时的喘气机会,然后再度整理出发。
寂寞,可以让我们面对自己,
找回对生活的控制权。
学姐一直很喜欢朱自清写的冬天吃豆腐的故事:
“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
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
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
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
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感觉朱自清笔下的冬天,
虽然寒冷,但是有一个温暖的小屋,
和温度的食材,
温暖了寒冷的夜。
我曾困惑,
这是那个写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朱自清吗?
怎么能写出这么温暖的场景。
或许这就是作家,
熟练地从热闹的人群中“剥离”出来
好像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把世界看得清楚。
有时候,即使许多人围坐一桌吃饭,
当大家短暂地忽略了你,
似乎,只有自己坐的这块地方是明亮的,
明亮的照着你的寂寞,
而外面是这个“人间烟火气”的世界。
不要惊慌的加入进去,
可以静下来观察一下眼前的画面、他们的神情,
感受人生的意义。
许多作家都说过自己好像“局外人”,
时常感觉到无法融入世界,
所以他们常常站在一旁观察这个世界,
让写作成了他们的出口,
结果反而更能体会生活藏起的真义。
几乎所有的文学家都是寂寞的,
尼采、叔本华、卡夫卡等,
他们像是在沙漠中枝繁叶茂的大树,
稳稳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在人群中的寂寞,
或许也是我们细细打量这个世界,好好思考的机会。
28岁的梭罗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
自建了一个小木屋。
他很喜欢在一天劳作后,沿着湖边漫步,
有时候会站在湖边很久,
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感。
这份喜悦感来自今天的访客,
他会弯下腰,从弯腰的小草、地上的脚印,
猜出小木屋今日的访客年龄和样貌。
偶尔,寂寞也会被湖水的涟漪、自然的生死戏剧、
凶猛的动物正在寻找野兔和狐狸而打扰。
享受寂寞并不意味着成为隐士,
梭罗每天的开始,就是和附近的农民讨价还价,
还很喜欢和猎人攀谈,为他们的勇敢而感到激动。
在这里,他像是脱缰的思想家,
又像是严谨的科学家,
记录每天做的事、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自耕自食两年有余,才有了沁人心扉的《瓦尔登湖》。
文章中梭罗说:
“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
我们生活得太拥挤,互相干扰,彼此牵绊,
因此我想,彼此已缺乏敬意了。”
人,只有在寂寞的时候,
精神的自由才会还给你一个快乐、丰盈的自己。
学姐的朋友小月,她前一阵子失恋了,
我频繁地接到她的电话,
她小声地说:“你能不能出来陪陪我?”
分手不到一个月,
她每天晚上都叫不同的朋友出去聊天,
重复地喃喃:“我对他那么好,可还是分手了”、
“他不给我看他的手机,是不是有秘密”、
“我没有他好像活不下去”......
小月有多依赖她男友我们是知道的,
每次不管是和朋友聚会、辞职找工作、还是家里闹矛盾,
她都会让男友替她做决定。
分手后,她就像是生活失去了主心骨一样。
我明白失去的痛苦,
但我更担心她的是:
那种突然忘了怎么依赖着自己、面对寂寞的感觉。
如果你没有自己行走的勇气,
怎么能够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怎么能够维持一段健康的恋爱关系。
因为寂寞而亲近别人,这是“依附”,
并不是健康的交往关系。
1988年,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Anthony Storr说道:
很多人都在强调关系,强调联结,是的,这很重要。
但很多时候,人类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体验,
都是发生在内部的,是需要借助孤独与独处的。
时不时一个人待着,
可以让我们保持对亲密关系的新鲜感。
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做不到完全理解你,
有时候,遇到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时,
选择寂寞地独自放空一会儿也很好。
寂寞并不代表着孤立无援,
唯有拥有在黑暗中也能一个人毅然决然行走的力量,
我们才能与擦身而过的他人构筑深刻的联系。
尽管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在人群中带着面具跳舞,
但是,“寂寞”的心境像是灵魂院子里的一朵玫瑰花,
保持着我们的骄傲和清醒。
能享受寂寞的人,都有清福。
你人生中最寂寞的时光是怎样的?
你是怎么度过的?
留言聊聊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