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深度学习?
要想设计出深度学习的教学案例,首先得清楚什么是深度学习?故名思义,既然是“深”,那学生肯定学的透彻,学的深入,且还能应用,要不然就是浅表学习了。所以在学习过程层面,深度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是:学生理解与批判、建构与反思、迁移与应用,它是一种认知的精加工和深加工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过程。深度学习不仅只是对学习过程有要求,它的内涵包括较全。所以它还对学习动机、学习任务、学习结果都有明确的界定。
比如在学习动机方面,深度学习是学生主动和积极的投入,而不是迫于教师或家长的压力下的学习,是学生喜欢的愿意去实践的学习,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任务方面,当然不是简单的数学任务,而是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一次交流探究,经过学生的研究总结才能完成的,不是简简单单一下就能得到结论的学习。既然如此,这肯定就决定了在深度学习的要求之下,深度学习的结果会是怎样。那肯定是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形成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是面对具有挑战性任务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开展的一次认知的深加工过程,这包括理解与批判、建构与反思、迁移与应用,最终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形成科学精神和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助力。
数学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有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培育核心素养?我们听过很多的讲座,也听过很多专家、老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解读,也知道核心素养很重要,要在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那它重要在哪里?回归于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本质又是什么?教育目的不用多陈述,因为国家早就给我们规定好了,那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的人才,而且要培养一批素质高的国民。既然要为社会服务,那必然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能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的终身发展,要在教育阶段就培养锻炼出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只有拥有了这些,他们才会有能力去为国家服务,去成为社会建设的继承者。而这些特点,所指向的就是核心素养的特点,所以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它很重要。
义务教育有义务教育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因为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所以每个学科也有每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些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共同实现义务教育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数学的学科素养总的来说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这包括思想方法层面和内容层面。思想方法层面包括:抽象意识、推理、应用意识;内容层面包括:计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观念。剩下的核心素养也是这六大核心素养的从属素养或衍生素养。它还有3个表达:即“三会”(这里不作具体的陈列)。仔细思考这三会,我们就能发现,要有数学的眼光就得需有好的数学思维,没有思维何来眼光?而语言也是思维的外壳。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思维是核心,这也与前面所提的核心素养要点所指向的中心是一致的,都是重视数学思维。
既然数学思维如此重要,我们的教学就不能停留在背诵、记忆这样简单的浅表学习中,而应该指向理想与批判,自主探究,迁移与应用的学习过程,而这正是深度学习的特点。所以,要实现教育目的,在数学学科中就是要培育数学的核心素养,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只能通过深度学习才能实现,也就是说深度学习是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