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互泰”点评之二]从“天人合一”到“天人互泰”的超越
——萧力群
人类原始的思维方式,最具体的表现是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道家学说中,把人看作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天地怀抱中求得精神慰藉,追求顺其自然的生存境界。儒家学说认为,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是天赋的个性,人的道德本性应合于天,要自觉遵循和履行道德法则。
“天人合一”:是“天”与“人”两者关系合二为一、合而为一、合为一体、同为一体、融为一体、融合为一等等之意。它内含的哲理有:天人同构、天人同数、天人同象、天人同律、天人相应、天人同德、天人合德等。“天人互泰”:是“天”与“人”两者关系相互交泰、相互泰然、相互平安、相互稳定、相互祥和等等之意,它象征通达、畅达、融洽、平衡、和谐等,其近义词有:天人互善、天人互动、天人互益、天人互应、天人互和、天人互谐、天人互友、天人互爱、天人互安、天人互悦、天人互美等。它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情景状态,更是一种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贤唯物辩证思想的高度总结。先秦时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道”是“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同时,他也进而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汉代董仲舒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进一步加以完善,他先是提出了“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的命题,“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肯定了“天人感应”和“人副天数”之说,并认为:人在宇宙中是一小天地,人与自然是相通相融的,人与天性相合,故一切人事均应顺应自然规律。
“天人合一”将人与天合一作思考,着重讨论“合一”思想,形式多以“静态”出现。“天人互泰”则将人与天的互动作思考,着重讨论“互泰”的思想,形式多以“动态”出现。笔者认为:“天人合一”传统思想在某些意义上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远古时期,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肯景下、由于人类认知能力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高,其活动方式和行为结果只作“应天而行”、“上天意旨”等解释。
哲学问题常新常知,常思常新。“天人互泰”思想出自梁缺《天人与泰》中:“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天道地道与人道,道道融通方为道。”“万变中存不变之道,不变中存万变之法。”“互”是彼此、相互、交互,是双向的动态关系。“泰”指安定太平、和谐美好之意。这一源于道、循于法、归于理的哲学思维,从人类的理性诉求出发,视为人类的终极追求。它包罗万象、寓意深远,蕴含了人与天、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庄子说过:“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天”的运行与变化规律是绝对的,居主导地位,主宰自然界的一切,是公正与无私的;“天道”之下的“人道”属意识形态的范畴,是带有“欲望”、“自私”等情感色彩的。“天道”与“人道”有着根本的区别,两者关系需要做出正确判断与不断调整。“天人互泰”理念要求“人”的一切思维与行为应在“天”的德性规定下与时俱进,当随历史不断进步和完善,实现天人关系的动态平衡。因此,它是“天人合一”的升华与超越,因为“人道”的片面性与局限性无法与无限广博的“天道”相比,人类只有从天赋的灵动与智慧出发,面向未来、把握本质、顾及全盘,立足自身的主动与能动,不断提高自身认识自然、应对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为实现天人恒久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神性的理想选择。
(作者肖力群:著名作家、哲学家、媒体人,出版个人专著20余部。本文摘自梁缺《天人互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