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菲利克斯,看到咖啡桌子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看重整洁(需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请求)?”
面对儿子到处乱扔的脏袜子,这位母亲没有进行劈头盖脸的批评和指责,而是采用了非暴力沟通的模式。
首先,她心平气和地阐述了观察的结果,然后诚实地向儿子表达了自己不高兴的感受,明确了自己需要整洁的愿望,最后向儿子提出合理请求即让儿子乖乖地拿走袜子,进而避免了一场因情绪波动引起的恶言相向以及斥责怒骂。
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魅力。它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不喜欢的事情时,变得更冷静,更客观。帮助我们由习惯性地责骂他人变成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更有效的解决问题。同时,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布的和平之桥奖。
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提醒我们在沟通时,要专注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我们既要学会诚实地表达自己,同时也要学会关切地倾听他人。在这两个过程中,我们都要避免批评,指责他人,因为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结于对方。
那么我们要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呢?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是什么呢?
01,学会客观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观察。它提倡我们要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能清楚地、客观地、不带任何情绪色彩地描述观察的结果。
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给别人贴标签。比如看到一个染了五颜六色的头发的学生,我们就会认为他是一个学习很差的学生。
看到一推摆放的乱七八糟,没有清洗的碗筷,我们可以跟老公直接说,“我很生气,因为我希望厨房能够干净整洁。”
02,正确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只有我们清楚地表达感受,才能使沟通变得更顺畅。在表达感受时,适当的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假如一个朋友开玩笑,触碰了你的底线,而你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忍受,一味地去迎合别人,漏出假笑,让别人误以为你很开心,没当回事,然后朋友就肆无忌惮地说了更多让你难堪的玩笑,最后你终于忍无可忍,摔门而去,让朋友不知所措,最后闹得不欢而散,老死不相往来。其实你应该第一时间表达自己不高兴的感受。
除此之外,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需要我们储备丰富的词汇。为了更好的沟通情感,《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能够表达我们的需要的词汇表。
03,明确自己的需要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第一,责备自己;第二,指责自己;第三,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第四,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比如,宝宝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生气。生气的原因,第一,可以归结为是孩子的错,宝宝不吃饭导致妈妈生气,于是我们指责,批评孩子;第二,归结为自己的错,怪妈妈自己没有喂饭技巧,于是妈妈自责,内疚;第三,归结为自身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可以理解为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你健康成长。。
当我们把原因归结为因为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生气时,我们也就不会再去指责他人甚至把责任推卸给他人。
如果我们能明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他人就越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你过生日,朋友没有给你打电话,你很伤心,你不用憋在肚子里的生闷气,而是直接告诉朋友“我希望你能把我放在心中,得到你的信任!”
04,合理提出请求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假如我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对别人来说,就更难了。
我们要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要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当我们表达的越清楚,就越能得到理想的回应。
当我们在请求别人做一件事时,要避免让别人感受到我们是在强人所难,这样别人才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
非暴力沟通是一门艺术,它提醒我们要从自己的需要以及别人的需要来思考问题。
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自己的想要什么,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时,才能让别人更清楚地接受信息,进而产生积极回应。
同样,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别人的需要时,我们才能更好的倾听别人,进而促进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