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人生的某个时刻,
我会问出打开灵性世界的关键问题:
“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吗?”
-《自我观察》
01 是你吗?知道却做不到
本来有一件事情需要花些时间马上立刻去处理,但是就是忍不住拿起了手机,刷刷朋友圈,点开几个链接,点了几个赞,留了几个言,再放下手机,发现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伴随着一声叹息:哎呀!时间刷的溜走了,赶快去干活儿啦。还发誓下次不再这样了,结果,很多次刷屏后下次不再这样的誓言也很多.....
本来想的很好,晚上管孩子的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温柔而坚定的和颜悦色的告诉孩子:你的作业你自己完成,需要帮助就来找我,8:30的时候我提醒你一次,9:00必须上床睡觉.......结果自己却像是中了魔,说第一遍的时候很温柔,说第二遍的时候语速有些快,音调高了8度!9:00了,孩子还在那慢悠悠的,就开始不顾一切的原形毕露,魔鬼附身似的和孩子大发脾气.......
知道目前体重有些超标,影响健康,美观,知道可以通过运动和健康饮食,健康的心理状态调理自己的身体,但是,就是一口不能少吃,一步不愿意多动.......
有些孩子和成人有同样的毛病,知道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试,知道得背单词温习功课了了,可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去先打游戏。
我们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知道,就是做不到!
想要整天刷连续剧,太容易了!
想面对面和父母聊聊天,太不容易了,
想改变自己的旧模式,太不容易了.......
学习了很多流派的很多方法,就是做不到!
当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成长,后知后觉,清理自己的情绪,疗愈自己的过往,却发现为什么道理全都明白,知识点比谁都清楚,但是,就是活不出来那些知识和道理!有句很流行的话:上了很多课,知道很多道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
02 为什么我们常常知道,却做不到呢?
因为,知识和知道之间判若云泥,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千山万岭。
从知道到做到是从头脑到达心的长途跋涉。
奥修大师曾说:“当头脑了解,它会问:要如何?
是的,它是对的;现在要如何做它?”
记住这个差别:在“头脑”里,知识和行动是两件不同的事;
在“心”里,知识就是行动。
巴关曾说:成功=意图+努力+恩典。
要达成一件事情,必不可少的因素是:清晰目标,持续的注意力放在目标上,以及各种因缘机会外加神的“恩典”,这是标配。
自己可控的是:清晰目标和持续的注意力在目标上。
现状是,许多人清晰自己的目标,但是缺乏可持续的注意力,一而再再而三的掉进“知道做不到”的坑里。
这时候,注意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发现:人们的平均注意力区间从2000年的12秒降到了8秒 。因为我们没有注意力,或者说是我们患上了注意力缺乏症!即使我们拥有注意力,但是,由于注意力的长度,宽度,广度远远不够,所以,我们不断的在“知道做不到”的坑里兜兜转转。
03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林世儒老师曾调侃: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如何跳出“知道做不到”的坑?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四个字:自我观察。因为进行自我观察是一个人在行为层面所要做出的唯一改变。
自我观察是第四道体系的一个关键方面。第四道是乔治·葛吉夫大师于20世纪初所创立的修行体系。他认为发展人的素质的传统道路有三条:即通过本能、情感、理智方面的训练来发展人,与这三条传统道路不同的另一种修行就是同时工作于人的身体、理智与情感,这就是“第四道”。
对于现代人而言,这是一条更容易开始的道路。
《自我观察》这本书里会翻来覆去的就讲一件事:自我观察。
地球是个学校,是灵魂的幼儿园,需要成长的灵魂被送到这里来学习。
这里的课程很简单,但不容易。
我们在这里学习如何没有限制,没有期待和没有条件的去爱。
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个学习的工具,即: 自我观察
。她很简单,但来帮助我们学习已经足够。
这条路需要勇气,而勇气不会白来。
勇气不是给英雄准备的,英雄不需要勇气。
勇气是像我这样懦弱的人所需要的。
- 《自我观察》
从知道到做到,有了勇气,还需要方法:自我观察!
04 我不仅仅知道,还能做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来读书、学习、践行、复盘吧!从一个微小的改变开始!
3月8日起,每周五晚19:30@“一起变老俱乐部”微信群,自我成长的探索者和践行者石曲、魏宏领读并分享《自我观察》。
报名添加微信: BodySSO 注明:自我观察
费用:99元/人
福利:赠送林世儒老师2018年8月微课音频“从现在改变未来”,教你如何日复一日透过微小刻意的练习去观察自己,记得自己,成为自己注意力的主人。 (已经在一起变老俱乐部微信群的伙伴,无需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