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卷《月亮与六便士》,觉得太棒了。于是兴致勃勃的去豆瓣打上一个“看过”的标签。到打分时,我很迟疑。四分还是五分?最终迟疑着打上了四分。
看完《白夜行》,觉得太棒了。于是兴致勃勃的去豆瓣打上一个“看过”的标签。到打分时,我很迟疑。四分还是五分?说四分吧,觉得其实比六便士好看点。打五分吧,又觉得并不完美,而且这本小说打了五分,我奉为圭臬的那些小说又该打几分?
把六便士改成三分?又觉得辱没了毛姆大人,委屈了这本书。
迟疑许久,还是打了四分。又顺手翻了之前的记录,发现有些一时冲动打了四分或者五分的书,回头看来又觉得并不值那么高的分,悄悄改得低了一点。有些当时很不以为然的书,又能咂摸出些味道了,也悄悄把分数改得高了些。
一边修改之前的记录一边想,一本书的好坏,标准在哪里呢?既然各花入各眼,我自己是否有一套评判书的标准呢?好像并没有,都是随心情罢了。
去年去成都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过程非常的不愉快,具体情形不表。
后来我同朋友讲起来,她问:“既然请假从广州飞成都去参加她的婚礼,应该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吧?怎么会这样呢?”
我竟然无言以对,因为我们的关系确实没有好到这种程度。
我去参加婚礼,原因说起来也很可笑——她说,你一定要来参加我的婚礼,我机票都给你买好了!
听她这样说,我不好推辞,人家都给你包机票了,不去的话似乎说不过去。再说去成都玩也好啊,对成都我也是向往许久。
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她买机票的钱,其实是我之前借给她的钱。她慷慨的表示,机票买好后,会把剩下的钱如数奉还。
我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是转念一想,就当我自费参加朋友的婚礼吧,于是就去了。结果去了之后,更多的不愉快接踵而至。
经朋友一问,我才想起来问问自己:我心里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标准,什么样的朋友是值得我跨省也要参加婚礼的呢?
我是一个被动的人,大部分朋友都是通过“日久生情”的方式结交——同桌、同学、室友、同事、一起旅行的人······而且我算是比较被动的人,朋友关系全靠别人来维系,自己极少主动找朋友(真替几个闺蜜糟心啊·····)。不知道为什么,在这种无差别的冷淡下,有几个朋友却引我为第一知心人。我当然不能回馈她们同等的情谊,却也没办法说出——“你真的不是我闺蜜,我其实不想和你做朋友”这种话。
也许因为我是个好人,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请求,我都会答应下来。我的朋友不管做错什么,只要不是伤害我或者我在意的人,我都能够包容。
那么,我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对朋友我的尺度又在哪里?似乎也没有。
闺蜜跟我吐槽,说男朋友去深圳出差,带了一个姑娘去参加兄弟的饭局,大家都以为他们才是一对,闺蜜愤怒地跟我们讨论要不要去捉奸。
我问,那你不是约了我哥下个月去看李宗盛的演唱会吗?
闺蜜说:“那不一样!我约的是你哥哥呀,我跟你哥还能发生什么?!”
我无语,我哥哥也是男人呀,你怎么这么肯定你跟他不会有什么!再说,你怎么就那么肯定你男朋友会跟那个妹子发生点什么呢?这不是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我们对于感情的标准又在哪里呢?
有首歌里唱“天地之间有杆秤”,人心里是不是有一杆秤呢?
很多困扰正是来源于这种标准的不明确和尺度的模糊。我们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至少应该学会给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套固定的标准和尺度来。
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