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关于抑郁症的概念已经被大众广泛接受,我先购买了市面上畅销的抑郁症自救的书,并做了自我诊断。看到书中描写的和自己经历相似的地方让我颇有感触,这让我产生了系统学习心理学的想法。
我通过网络搜索信息,购买了一套心理学教材,包括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用书,内容涵盖了心理学发展史,神经科学,思维语言意识的各种理论,人格特质,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等,谈不上深入研究,只是当看科普文一样大致了解,大概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算是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有个初步认识。
教材大多比较客观,中规中矩,这显然不能满足我的内心需求,于是我开始做延伸阅读。通过网搜信息,按照自己的喜好,我又购买了一系列和心理学有关的中外书籍,文体不限,哲理文,小说,杂文都有。后来觉得只局限在心理学范畴来学习有点狭隘,又开始阅读历史书籍,古典名著,中医类的书。阅读让我大开眼界,我脱离了现实生活,徜徉在不同的时空。这是我迄今为止除了应试之外第一次如饥似渴地读书,它不仅开拓了我的见识,也给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不过,每拿起一本好书会觉得充实有力,放下后长时间不看,又很快陷入空虚,这让我有时候觉得,过度沉湎于阅读也是一件会上瘾的事,深陷其中可以逃避生活,却不能解决问题。但不论如何,阅读好书带给我的智慧增长,在悄然间改变着我看待人生和世界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我开始试着利用心理学对自己进行分析和探索。
与此同时,随着自媒体网络的快速发展,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开始在网络上分享自己擅长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心理学自然是备受大众喜爱的范畴,越来越多的心理科普文章大受好评并广泛传播。个人发表的东西不同于课本教材,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侧重点,渐渐地,关于心理学,一个核心观点进入我的头脑——一个人的早期经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一生的生存模式。在我之前阅读教材时,这个概念也曾出现在一些心理学流派的介绍当中,但是浅尝辄止,并与其它派别平分笔墨,虽然读起来饶有趣味,但当时并没有真正对我产生影响。如今,一系列颇具个人经验主义侧重分明的文章和书籍,像一把重锤似的重重叩击着我的心灵。童年的经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对待世界的基本感性态度,并形成了一生习惯运用的思考和行为模式雏形,不同的原始创伤导致了每个人不同的内在需求,每一种情绪和行为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心理机制。人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台精密复杂的机器,重复着看似不同实际来自同一套编码的心理程序,在毫无觉知中日复一日地演绎着早就拟好的人生剧本。
我想,这将是我了解和疗愈自己的一个切入点,除了看科普文章,还购买了一些中外书籍,并从网络上搜看相关视频教材。我了解到,不但国内一部分学者在关注和研究这一领域,国外的一些心理学家也从很早就开始着手这一块儿的应用研究,甚至有位心理学者跨越30年跟踪受访者,来了解不同的亲子抚养模式对一个人之后的人生所产生的影响。在精神分析,心理咨询等应用心理学方面,通过追溯一个人的过往经历,了解来访者当下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已经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人之初始,离开母体,诞生于世,还处于无自我意识的一片混沌之中,生存完全依赖环境和他人。环境如果能够充分地满足婴儿当下的需求,它会逐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主感,相反,在负面回应或者回应较少的环境中,对死亡的恐惧占据了婴儿大部分的体验,并可能对正在快速发育的头脑和身心造成破坏性的伤害。在这个过程中,抚养人,一般指母亲,发挥着重要作用,婴儿会与其产生根生蒂固的心理联结。随着个体发展,幼儿有了自我意识,开始脱离原始状态,转而进行社会化学习。尽管拥有了简单的自主行为能力,幼儿仍旧对抚养人充满依恋,并在心理上与其共生,以自己的方式努力获取关注和爱护。如果抚养人给予关注的方式是积极正向的,那么安全感充足的幼儿会把大部分生命力都用于自我成长和发展,以及探索外部环境;反之,环境中出现较多负面能量,甚至暴力虐待,会极大地损害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导致其精神状态不稳定,情绪控制力差,并产生过多内耗。不同性格的抚养人和孩子之间会产生不同的家庭关系模式,尽管表象上千差万别,但其中的心理发展过程其实很相似,孩子都会倾向将抚养人的情绪行为模式内化成自己心理机制的一部分。一个人早期的种种经历,也会在日后成为他面对不同的人,进行移情和投射的基础,好的关系模式的种子更易于形成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相反,则容易看不清本质,对人际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幻想,而体验到更多的破碎和孤独,并在相同的关系模式中循环往复而毫无觉知。
当然,除了家庭环境外,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创伤,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一个人,但最初几年的经历和体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仍旧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