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

内观与觉知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探讨

因为这个东西真的很绝妙,它具备了所有这些特质,而不是像你说的那样,只拥有其中的一部分。它确实包含了你提到的所有内容,你明白吗?并不是只具备你说的某个方面或某种背景。

重点是,如果要和别人交流,一定要让对方听得懂。如果想让别人明白,就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比如说,如果老子当年真的想让大家都听懂,他就不会只留下一本书就离开了。佛陀讲法讲了几千遍,结果还是没几个人真正听懂。你也知道,老子之所以写书,是因为有人请求他才写的。

好了,别说太多了。我们这些刚上班的兄弟,互相分享一下就行了,剩下的交给我吧。好嘞好嘞。

然后,爸妈你们好。花儿妈妈在吗?九麦团子在吗?我只是听你们讲,因为要准备睡觉了。好的好的。我记得我上次好像分享过了,对你也有点印象,就是那天晚上的那个盘子。不过我有点忘了,不好意思,最近事情太多了,没关系。

我上次分享的内容其实是关于内观,就是观呼吸,观察自己的内心。其实,心是可以保护我们身体的。它就像山泉水一样,冬暖夏凉。慢慢去感受吧。即使现在是三伏天,你用心去呼吸,不用大脑去反复思考。其实,心的位置大概在肺部到肠胃这一块,这一块其实是很舒服的,不会觉得很热。热量其实都在我们皮肤的外面。

但是反过来说,在寒冷的冬天,热量其实是聚集在我们内心的。无论如何,多去观察自己的内心,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感受。说完了,谢谢大家。

另外,我发现麦卖上总是有很多话题可以聊。你们可以自由选择想聊的话题,也可以选择和谁交流,但记得等别人说完再开麦,不要插话。好了,你们可以开麦了。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大聪明,从小老师就夸我聪明。我不咬人,大家放心。哈哈,既然没人说话,那我就接着说吧。

其实,真正限制你的,从来不是外部环境,而是你自己。你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都不要急着下定义。一旦你给事物下了定义,就会变得片面。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逐渐回到真实的自我。

每个人其实都是在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就像两个人吵架时,谁也拉不住自己,像打了鸡血一样冲动,等到后果发生了,才会明白过来。

原来如此,对吧?所以说,随着你这样去做,你身边的磁场、运气和环境都会随之改变,而不是单纯地希望环境改变。你可以仔细思考一下。

既然没人接话,那我来和你交流吧。你提到如果下定义就会偏颇,那是否分情况、分角度呢?所有事物都会偏颇吗?其实不能只聚焦于表象,我说的是内心,而不是外在。就像我们刚才聊天时提到的,从任何角度都能不分情况吗?

我开始思考,你在聚焦问题,但你的智慧本身没有发散,没有用你的觉知去匹配适合你的地方去吸收精华,而不是说我要去找一个聚焦的点。当你吸收完了,你自然就懂了,原来他说这句话是有对应的,是对每个人自身都有对应的,这是广义的,而不是聚焦到哪一个点。

对应不是聚焦吗?什么叫对应?相生相克算聚焦吗?那什么时候相克,那不是肯定有一个点吗?相生相克,这好像是两个事情的结合,那个结合要有你的心,加上你的觉知,去发散出来,相生相克中间的真理就出来了。我懂了,我这个情绪就不会带入两个个体。

我既不属于相生的一面,也不属于相克的一面,而是站在整体的角度。接下来,我想和你探讨第二步,同时请你回顾第一步。那么,我直接问你:你所说的最终点究竟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最终点就是当你面对这些事物时,必须通过内心的过滤来审视自己的认知。如果过滤过程中遇到阻碍,说明哪里出了问题。这时,自律至关重要,因为没有人能真正帮助你或渡你。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你出生的环境开始,你所经历的一切,直到今天,为什么会出现反复的内耗和念头?这是因果业力不断积累的结果。

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业力,一切都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内耗?为什么念头会不断盘旋,导致失眠?为什么感觉环境压得你喘不过气?这是因为你内心缺乏一个良好的出口,而这个出口就是真理本身。

那么,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规律。环境有环境的规律,自然有自然的规律,万物一体也有其规律。一旦你理解了这些规律,内耗就会减少。至少在你所认知的真理范围内,这一条线上的属性不会产生内耗。

举例来说,如果你有分别心,那么这个分别心是如何产生的?当你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时,分别心背后的真理就会显现出来。

这需要用心去体悟,而不是单纯地用大脑思考。并不是说,你告诉自己"不能有分别心",然后强行压抑内心的分别心。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