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在城市中有这样一群被称为“流动儿童”的孩子。
他们跟随着在城市务工的父母来到陌生的地方,在打工子女学校开启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在北京许多公办学校都没有自己的学校图书馆,更不用说民办打工子女学校了。
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之中的知识导引和学习,还需要在形形色色有益的课外书中拓展思维,启迪智慧。
微澜图书馆是在“新公民计划”的发起契机和帮助之下,为在城市打工子女学校以及打工社区所建的小型图书馆。
微澜图书馆从民办学校缺少图书管理专员的实际困难出发,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志愿者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并在与流动儿童的接触交流中用各种特色活动和课程,为他们带去了阅读的收货和快乐。
从2017年至今,微澜图书馆已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珠海、佛山、苏州、长沙等地设立了64个分馆,累计有超过 2500名志愿者参与了微澜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这些志愿者虽然不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民教师,但却也是在播种浇灌、辛勤付出园丁。
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爱心与热心播撒着流动儿童的阅读种子,并用好书推荐、绘本同读、心得分享等活动浇灌着这些生机勃勃的种子。
他们是要让流动儿童可以在“活”的图书馆里找到书籍之海的无穷奥秘,在文字和绘图所编织的精神宇宙中,汲取到助力自我成长与发展的知识与力量。
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就是要让人来看书,微澜图书馆就是要让流动儿童都能平等地享受阅读的收获与美好,都能感受到知识的宝贵和文化的传承。
微澜图书馆的志愿者们用爱心浇灌着一批又一批茁壮成长的阅读种子,他们不仅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和意义,更指引和助力了更多的成长。
也许,他们所做的事情并不能帮助孩子们拿到更高的考试分数,去到更好的学校。
但志愿者的点滴心血和付出都在教会孩子们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认知,也在引领着自我进步与发展。
并不起眼的微澜,一点点汇聚成助力成长与发展的波涛,那些种子也终有一天会开花结果,装点整个美好的未来园地。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