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栏输入“砸”,自动跳出来的选项第一条是“砸苹果店”,第二项是“砸运钞车被击毙”,第三项是“砸运钞车”。点了第三项,百度出现121万条相关结果。
“砸运钞车”四个字前面,有个红色的hot。成热点是必然,它汇集了大众关注的字眼:运钞车,这是一个让人无限遐想又冰冷坚硬无情的东西;砸,这是一个暴力却底层的带着几分原始几分野性的动作;枪,暴力而神秘,却在某种程度上与权力有一定关联。
事件目前只有最简单的描述:一男子在东莞持砖砸运钞车,被押运员击毙。据悉,男子叫黄武林,今年25岁,已婚,有两岁多的儿子。其父接到噩耗称黄武林与人斗殴而死,以为是诈骗电话,因其并不好打架,只是脾气有点倔。
起因,不明。过程,视频中可见黄某持砖追行砸车,运钞车则速度很慢甚至时行时停。然后是画面定格,黄某倒地,押运员下车,如电影中警察持枪察看、电话。看不到慌乱或其他,整体看是淡定从容的。
在这之前,看到运钞车时,并无特别感觉,不过是车子造型古怪一点而已。只是有时会碰巧押运员出来,手里端着枪,全副武装腰杆笔直双腿略呈八字稳稳站在车侧,于是就渐渐对运钞车心怀敬畏。是因为自己以为押运员是武警或者警察,而不管是武警或警察,都是打小的偶像。只要是扯上军人或警察,什么公私分明什么英勇无畏英雄无敌之类的词会一骨脑儿冒出来。
而这则新闻出现之后我才通过百度知道,运钞车是专门的运钞公司提供的,运钞押运员则是公司的工作人员。不是银行派来的,更是与军人或警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人家是公司,是公司安排的员工各司其职。
于是身为百姓的问题就来了:运钞车到底是一种什么身份?它对于普通百姓有怎样的要求?它对于自身的押钞员有怎样的要求?它对于押钞员手中的“枪”有怎样的要求?好吧,更简单一点,就是:制度。关于运钞车、押钞员的相关制度是什么?如何保障押钞员和钞票的安全?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枪支?普通百姓可以不知道,其相关工作人员是否清楚知道?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去年某商场电梯卷入一位年轻母亲的悲剧,扶手梯是可以强制停止的,而在场试图帮忙的几位售货员显然无一人知晓。而我相信,这本应是商场工作人员均应接受的培训之一。
身为小百姓,我不知道。但我猜枪是不能随便开的。为求证,还是特意百度了枪支使用管理条例,言:对正在实施暴力犯罪不开枪不能制止的,可以开枪射击,开枪前要予以警告,警告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后果的,可以直接射击。人员密集的闹市区和开枪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后果的,不得开枪。
这里有几个字“暴力犯罪”“人员密集”,比较醒目。
就这个事件本身而言,黄武林持砖头砸运钞车,大约是属于暴力的,但四个轮子的运钞车显然比两条腿的普通人跑起来快多了,手抡着东西追着车砸,于是更多像一种泄愤而不是有预谋的犯罪。
而事发地呢?不是荒郊也不是野外,是街道上,两旁店铺林立,红绿灯正规范工作中。因为运钞车还遵守了交通规则,在红灯时停下。之后运钞车还是走走停停,于是数度让黄追上。这很奇怪,是双方在唇枪舌战吗?不然一脚油门,车子远驶而去就是了,等着给人拿板砖砸干嘛?
说到板砖,我们又开始揣测黄武林拿砖砸运钞车干嘛?看起来不像是打劫,打劫是冲着财去的,而视频中看到的黄武林却更像是冲着人去的。二十五岁的成年人,高中毕业,在外打工多年,无论怎样肯定是知道押钞员是有枪的,那坚硬的运钞车也肯定不是容易的抢劫对象,仅靠一块路边的砖石是绝对行不通的。而且从视频中的动作,能看到他很愤怒。于是有了“运钞车剐蹭黄武林之后无人道歉扬长而去”的版本。真相怎样,我们不清楚,清楚的是黄武林愤怒,并且追砸车子,之后,寂然倒地,因一时的愤怒而失去生命。
就这样一条鲜活的生命,没了。一位父亲失去了儿子,一个儿子失去了父亲,一个妻子失去了丈夫。
黄武林的愤怒来自哪里,我们尚不清楚。但他的愤怒一定没有达到“要你命”的地步。或许只是作为一个小民受到轻视的愤怒,也或者是来自诸多方面事件的挤压而运钞车在当时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他只是一时的怒气一时的不能控制,他一定不会想到这一怒的代价是自己年轻的生命。
而押钞员呢?从他们下车后的视频,似乎平静而从容。他们明明可以将车快速驶离,却为何缓行?让一个步行的人有机会一次次将砖块砸在他们的车窗上?不是扔的,是手持砖在车侧砸的。他们真的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吗?
车窗被砸,如果是我们普通人驾车,第一反应是加速离开,因为我们害怕暴力升级,我们害怕打不过外面的“危险分子”。可是本次事件中的押钞员,他们的反应显然是“无所畏”,为什么?他们代表着“公司”而非“个人”,他们身在坚固的“铁壳子”里而不是露天,他们手握强大的武器而不是徒手。是这样吗?所以,当下车察看一具汩汩流血的身体时,也“无所谓”?
真相想来很快就能公布于天下,毕竟现在街头监控与车辆行车仪可以还原当时情境。
可是还原了又如何?这一条生命,却是永远无法还原了。这一个家庭,也是永远无法还原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