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是第一本让我手不释卷的开智正典。只要开始读几句,就会很愉快地读下去 —— 大概是因为书中探讨的问题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亲密关系并非纯指爱情,也包含人们熟知的爱情、亲情。读了这本书,你会对捉摸不定的情感有更精确的认识,会了解情感中的起起伏伏,比如吸引、嫉妒、欺骗、说谎、背叛、宽恕等,你会知道情感中各式各样的行为,了解相互之间吸引、维持、消亡、修复全程。
《亲密关系》是一本教材,是对所有相关研究的汇总。看过那么多鸡汤情感书,惊叹于学界对情感问题的研究早已如此丰富,更感慨于心理学对人类是一大贡献。它不是纯粹的理工科,但它让生命意义、幸福这类哲学话题落地 —— 人类更加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了。
书中最重要的模型,无外乎依恋类型了,几乎任何关键行为都与依恋类型有关。同样重要的关键词还有自尊、自我监控、奖赏,另外我还喜欢爱情三角理论、行为疗法。
自尊 self-esteem
一个人因为小事当众挨骂哭了,你可能会说他自尊心很强。心理学也研究自尊(self-esteem),但心理学中的自尊与人们口中的自尊并不相同。自尊是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一个人对自己的技能、特质评价越正面,自尊水平就高;如果怀疑自己,自尊水平就低。
在亲密关系中,低自尊的人容易低估了伴侣对他们的爱,很难相信伴侣真的深爱自己,他们对爱情能否持续不乐观,也容易对偶尔的糟糕情绪反应过度。与高自尊的人相比,他们更容易感受拒绝、受伤、易怒。这些痛苦使他们难以建设性地行动,摆脱臆想中的痛苦。当亲密关系出现挫折,高自尊的人倾向于拉近与伴侣的距离,努力修复关系;而低自尊的人防御性地把自己隔离起来,乱搞一通,还觉得自己更加糟糕。
遗憾的是,低自尊一旦形成就很难克服。即使结婚 10 年后,低自尊的人仍倾向于认为伴侣不如牛郎织女那般爱自己。
我很好奇:高自尊与高自尊恋人、高自尊与低自尊恋人、低自尊与低自尊恋人,哪一对会相处得更好呢?我猜测:低自尊的人可能更容易感受到不被理解,高自尊与低自尊的人处境完全不同,可能也很难理解低自尊者感受到的拒绝,高自尊者主动对关系的维护会更加重要。高自尊与高自尊应该会是比较完美的组合,而低自尊与低自尊虽然关系容易遭受考验,但彼此之间理解的鸿沟并不如高低组间隔那么大。如果高低组彼此之间更加宽容,高自尊者能引导低自尊者,或者会带来不一样的转变。低低组短期内看关系更稳固,长期来看高低组更有潜力,更易幸福。
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
自我监控是指人们为适应不同的情境而调控自己社会行为的能力。自我监控能力高的人热衷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自我监控能力低的人则会尽力恪守个人信念与愿望,行为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自我监控能力高的男性在恋爱或招募员工时,更关注长相非内在;如果允许他们评价很多个女子,这种差异就会消失。
自我监控能力高的人更擅长调整自己的行为,适应不同情境。他们拥有更多朋友,初次打交道更容易与对方亲密联系,但他们能投入每段关系的时间很少,也会导致很多关系并不深入。自我监控能力低拥有更少但更亲密的朋友。
使用自我监控量表(P131)可以自测,处于极高或极低两端,才会呈现上述特征。
书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概念,等待进一步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