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第一次认识是在火车上看到一个文艺青年在看,一下子就被这个书名所吸引,记得当时我还是学生,感觉这是文艺青年才看的书,但是前阵子看到阿里技术这个公众号推荐十几本书,然后恰逢在老家书摊上有几折卖书,然后痛下决心买了四五本书,其中就有这本书,看这本书的原因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说一下我读了十几章的感想。
发现精神病人是对于某件事情过于偏执,比如其中有些不少让人马上能想通了,细想下我们也不能准确或者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如何解释我读完这十几章的感受,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准确表达出我的感觉,按照流水账的形式写出来?还是跟高中议论文一样来举例说明问题,那既然开始锻炼自己的书写表达能力,那么我就用我最擅长的高中书写应试作文的议论文形式来书写吧。
我这里开门见山,观点一:正常人过于偏执很容易成为神经病人。
其中一个角色互换的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作家坚信自己生活在自己书写的小说剧情中,想让谁出现就让谁出现,想让谁死亡就让谁死亡。完全融入小说的世界里,作者自己就是这个小说世界的主宰者,这就是过于偏执的结果,但是最终还能从角色互换中脱离出来就有点难能可贵了,还能在住院期间和本书作者弄个约定来搞笑,这是真是过于偏执的结果。
观点二:很多世界解释不了的事情也不能完全就不信唯物主义了。
上学期间我们就有很多事情不能解释清楚,比如婴儿总是哭,然后各种办法都不管用,然后就让叫魂的叫叫,然后孩子就不哭了,这件事情怎么解释?赶巧了还是...,但是很多这种情况,而且发生在我们身边。
类似于我们身边的这种事情有很多,我们不能解释清楚,在这本书里边有很多对于一些不能解释的事情上就钻牛角尖了,然后自己一次次去尝试验证,比如其中的一个自己闭关修炼一个月然后说苹果的味道是人间美味的故事,还有一个女教师说石头的世界、蚂蚁的世界、人类都看不懂,需要长时间观察,自己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高兴,我认为就是太过于去探究这些不能解释的问题上了,从而导致了偏执的道路。
最后我总结一下,不能过于偏执,不影响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前提下多和人交流,不能过于自闭,然后乱想事情,我感觉不总是和人交流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精神病。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读后感(一)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言和文字是一种思维病毒,因为他们改写大脑回路――包括自己。〔话有点深邃,多读了几遍,感觉很正确〕 *最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