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二十多年,我居然又拿起了课本,背诵起课文来。
现在背的是新概念二,一课大概150个单词,念一遍一分钟的样子。每天背一课,今天背到Lesson33。
33,是个有意思的数字。是我现在的年龄,也恰好是中学时候的学号。于是就心血来潮,想胡乱写下些文字来。
我不太记得小时候背课文具体是怎么个情形,只隐约记得一些套路,先把一篇文章分成一个个小段,靠分别重复每一段来加深记忆,再连起来反复几遍就差不多了。现在我也是这么干的。
不过我这里要说的体验,可不是重温小时候的学习经历,也不是重拾英语的畅快淋漓,而是另外的有趣事情。
这样有趣的事主要有三件!
第一,我体会到了睡眠的意义。
自从规律作息以来,我的睡眠是从11点到6点,持续了二百天左右。偶尔有几天打乱了作息,第二、第三天就会精神不振。这种精神不振,在以前是家常便饭,不夸张的讲,整个中学时期几乎都处在睡眠不足中。大学里稍微好一些,因为可以睡到自然醒。过去我并不觉得这有多不好,顶多皮肤会变差、发质会变差,但一个大男人又有什么好在乎这些的。
现在我终于发现,睡眠不足是有多可怕。睡眠充足时,背诵课文就像用铅笔拓印凹凸的图案一样,每重复一遍,那一个个单词一句句短语就能更清晰的“印”在脑子里。若干遍以后,还能熟练到不假思索的念出下文。而在睡眠不充足时,就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不光注意力很难集中,即使重复再多遍,也很难做到不假思索的念出来。可见睡眠是否充足,对记忆力的影响有多么明显,一旦有了可量化的对比,就能充分体会这之间的差异。
回想以前念书的时候,总是做作业到深夜,以为这样就是在刻苦学习了,就能取得好成绩,殊不知,真正的优秀还要讲究方法。记得高中时候有个考上清华生物系的同学说起过,他每天10点前必须睡觉。所以说,有时候学习效率才是拉开差距的主要因素。
第二,是记忆力的奥秘。
身边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人到中年,记忆力就会逐年下降。尽管说现代社会里人的寿命大大延长,医学和心理学界对中年的定义也已经跟以前大不一样,但大多数人仍然会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大不如前,跟青春期的青少年更是完全没法比。而我的体会是,没有那回事!只要睡眠充足,精力充沛,背诵的能力并不见得比上学那会儿差。
其实,科学家已经证明,人的记忆力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前纽约时报科学版编辑芭芭拉.施特劳赫写过一本书《成年人大脑的秘密》(《the secret life of the grown-up brain》)里讲道,跟年轻的大脑相比,中年大脑在两个方面的性能是下降的:计算速度和注意力。其他方面,比如模式识别、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等,性能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提高了。
可是我们确实会感觉到,越来越多的人名想不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事情被遗忘了。对于这个问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对教授夫妻,罗伯特.比约克和伊丽莎白.比约克提出过一个理论 —— 人的记忆其实有两个强度: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记忆的存储强度是不会随着时间减弱的,减弱的是提取强度。存储强度很好理解,而所谓的提取强度就是主动想起来,也可以理解为“复习”。意思是说,你活的越长,知道的东西越多,有些事和人因为很少需要主动想起来,提取强度就会慢慢减弱了。为什么年轻人记性好?因为他们太年轻遇到的事儿还太少,遗忘的时间还没到。
罗伯特教授一家的理论,也是非常好的指导学习的方法。按照这个理论,要想记忆牢固,就是要增强提取强度,也就是按时复习,而且最好是背诵、默写、考试这样完全主动提取记忆的复习方式。复习的周期不是平均的,而应该是隔一天,隔一周,隔一个月这样累进,这是因为罗伯特理论里还讲到,当提取越困难时,提取成功对强度的增加效果越强(相关信息出自万维刚讲解的《how we learn: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en,where,and why it happens》by
Benedict Carey,《我们如何学习:关于什么时间学、在哪儿学、为什么学的令人吃惊的真相》)。
不过,如果谁真的感觉到自己的记忆力下降了,那也有可能是真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成年人大脑的秘密》书中所写的,人脑最终肯定会衰老,有的人衰老的快,有的人衰老的慢,而影响大脑衰老的最重要因素,是文化程度和认知能力。脑子确实是越用越聪明的,记忆力下降,其原因很可能是用脑太少了......这么一来的话,背点课文,顺带保证了睡眠,还能有延年益寿,保持青春的作用呢!
第三个,是认知的局限性。
(本想随便写篇散文式的,可写着写着就用上了各种云笔记、搜索引擎,俨然又变成了一片说明文。下面的就更烧脑了......)
在背课文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了记住一段话,必须反复记忆这段话中的几个重点单词。本以为念顺溜了以后就能默写了,可拿起笔写不出来的,往往是那几个之前以为不重要的单词,越是短小的常用的,越是容易被忽视。这种感觉就好像,你看到一个人走过来,你会注意到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高矮胖瘦有没有带眼镜,但你不太会注意到他穿了一双什么鞋,裤子颜色是什么,手里拿着东西还是放在口袋里。我们很容易忽视各种细节,而且越是常见的越容易被忽视。
前几天正好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了神经心理学家克里斯汀·坦普尔(Christine
Temple)写的《毕加索的脑袋》(Picasso’s Brain: The Basis of Creative
Genius)一书。这本书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影响创造力的各种核心因素,其中,关于视觉记忆的那一段非常有意思。书里说,毕加索和其它很多艺术家,在创作前观察事物时都需要长时间的凝视。毕加索在一次创作中,对模特儿在一年中做了前后90次长时间的凝视观察,最终完全凭自己的印象画出了画像。艺术大师固然有凡人不可及的天赋,但我认为他们都懂得人容易忽视细节的道理,所以需要长时间的凝视来寻找和记忆细节。
这中间的原理其实跟人脑识别模式有关,人脑对局部和整体识别的模式和侧重会有不同。大多数时候,我们只需要对事物有个大概的认识就行了,所以大脑习惯于对一个事物整体的认知,如果过于强调细节,大脑就会消耗过多的资源在无用的细枝末节上。这种侧重整体的特点是有好处的,在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大行其道之前,计算机对图像和语音识别的能力是远没有人脑强的,原因就在于计算机缺少人脑模糊式的整体识别能力。
但是,人脑的这种能力,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好的。就是因为人脑的各种机理,才会有心理学上的很多认知偏误。人会不由自主的关注自己想关注的东西,所以认知是有局限性的,人们看不到自己不想看到的东西!这句话还可以引申为,人听不到自己不想听到的话,更可怕的是,人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就是认知的局限性。
《传习录》中有一段,话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个故事在阳明学里很有名,意思是说,未看此花时,并不是此花不存在,而是它本来就存在,只是没有应机显现而已;你看到此花时,花就会进入你的意识之中,你的心就会对这朵花有感通,它就存在你的意识之中。
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就会明白,大千世界,并非客观存在那么简单,对我们造成影响的,其实是我们对客观存在的感知。有时想想,人活一世,几十年后只是一堆尘土,但在这之前的意义,全在于我们对这个世界怎么看。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这源自于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差异。所以没有必要纠结别人的善恶对错,我们首先应该正起自己的三观。体验生活,探索未知,本应该成为每个人活着的追求和意义所在;终身学习,绽放自我也将会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活法。
这其实是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有的一套理念,称为博雅教育(liberal arts),我步入中年才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