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段话:
没毕业之前,我们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毕业第一年,我们是经常联系的朋友;毕业第二年,我们是偶尔联系的朋友;毕业第三年,我们是不常联系的朋友;现在,我们成了不联系的故人。没有说再见,但是我们真的走散了。
在那些人生的转折点,我们每个人似乎都经历过一场有关友情的盛衰。
阿南是我在艺考的时候认识的一个哥们,那时候我们一起在北京集训,家里给的生活费常常还没到月底就快花光了。我俩都很要强不肯跟家里要钱,每个月最后那几天,我们几乎都是买个两块钱的面包,一人一半,就这样一起过了大半年。后来阿南考上大学,去了新西兰读书。开始的时候,我还憧憬着去新西兰找他,去看看那里的日出,看看惠灵顿的城市风光,我在手机里安装了各种旅游攻略的软件,但万水千山,最终没有成行。前几天我突然想知道他最近过的怎么样,于是发了条微信,但是消息并没有发出去,因为我收到了一个红色 的感叹号:对方已开启还有验证。寒来暑往,我们的感情没在嘻笑怒骂的情绪里损耗,却在相隔万里的海面上被风吹散。那一刻,我盯着手机屏幕,呆坐了很久。后来我慢慢明白了,因为空间上的距离,这么久以来我们很难在工作上产生交集,我也不再是他生活里趣事和烦恼的最先倾诉者,我们容易忽视对方聊天文字里隐藏的难过,也看不见对方的奔忙。我以为我们会是一辈子的兄弟,却无奈被距离打败,渐行渐远。但是那段时光里的欢声笑语,感动过后的喜极而泣,酒醉后的脱口而出并非逢场作戏,只是生活就是如此。
我想说,龙应台曾经在书里写: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