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铸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明,一直傲立世界。你我一直引以为傲,但心里却不解为何衰落。不同方面专家对此的解读千差万别。基本的核心点是:中国缺少科学技术,在技术发展的潮流的逐渐落后于世界。
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与技术的关联在哪里?一直有个心结在扰动。我也曾试图从其它书中找到答案,要么肤浅空谈现象,要么摆高深的理论(nm就是不想让人读懂吧),直到读到的布莱恩 阿瑟《技术的本质》。他把论文中高深的理论针对普通读者进行重构,把理论书籍文学化。那么,它到底如何解释技术,如何解读进化,个人思考又有哪些哪?
作者 其人
头衔众多、获奖无数..... 不懂经济的我,不列举。就放两个不同领域的大牛货评价。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说:谷歌公司的Java程序是根据布莱恩 阿瑟的思想开发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KK说:他对技术本质和进化的描述,给很多人带来思想性的启示。
布莱恩 阿瑟的技术进化论影响力可见一斑。
- 通俗: 经济学家写了本非经济类理论书
书中作者旁征博引使用大量例子来论证观点。例子的涉及面之广让人咋舌,从航天科技到人文技术,从历史烟云到现代文化。不是嫣然博物学家的风范,而非经济学者。
- 易读:通常,对于宏观视野的专业类书籍,我们第一印象是碰晦涩难懂而又术语连篇。本书却走了另一个“极端”-深入浅出讲技术 - 以事例来解释观点。比如解释 用于说明技术实际上是人类经验中最完整的已知部分之一
- ....知道处理器是如何与计算机中其他的元器件相匹配的,以及它是如何与BIOS(基本输入/输出)芯片和中断控制器接口的。我们确切地知道所有这些事情,确切地知道每项技术中存在着什么——因为是我们将它们所有的细节安置到位的。
内容提要
有针对性的提取部分观点,以飨大家。
技术来源:技术建构不仅来自已有技术的组合,还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捕捉和利用。技术组合构成新技术。而对
自然现象捕获和利用是技术的起源。
技术分层:技术都是由技术组成。举例来说,火车发明包含多种技术:蒸汽机技术,制造技术等。就如同我们使用google earth时,放大到不同阶段展现不同城市内容。不同层面呈现利用的技术。
技术如何进化:技术和生物一样进化,但生物进化源于变异,而技术进化则来源于技术的不同组合。进化的路径:问题-解决方案-更多问题-新方案。针对问题提供新技术进行解决。
促生技术进化动力:“工程问题解决”,以及内在的需求。即不会脱离实际而单独存在,工程和内在需求是技术的载体。
技术进化缘由: "人的心里链接:",因为需要(工程问题、需求)对当前技术组合和再构建。这也是发明的核心内容。
科学与技术关系: 技术是从科学和自己的经验两个方面建立起来。科学是一种方法:关于理解、探究、解释方法,包含许多次级方法。
科学是一套实践和思维方式,包括理论化,想象和猜测。两者相互成就,相互依赖。从定义看:所谓中国之前没有科学的原因是指:没有建立一套实践和思维方式,以及验证机制。
经济与技术关系:经济是技术的一种表达,并随这些技术的进化而进化。对经济学和经济现象的描述,随着技术进步有了新的、准确的描述模型。
技术的"原罪":人们对技术的非议依然存在,有人认为技术存在好坏。比如原子弹的发明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作者认为,这并不是简单判断的问题,技术本没有好坏,要看人们如何使用。而从技术可链接性以及可组合性而言,技术是无辜的。
另外,书中包含技术的未来、创新与国家竞争力、技术的生物属性等等非常有意义而又有趣的话题。对技术拓展讨论也是值得玩味的话题。
从业指导价值和思考
作为技术从业人员读后对设计和选型的想法:
-
可操作性:
- 新项目:选型基于现有的软件、人员技能、以及项目基本需求。从技术发展看,开发语言和技术是对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不存在更优秀的编程语言,只有适合时代背景的语言。脱离时代谈语言的优劣毫无意义。项目的落地依赖开发人员技能熟练程度,脱离团队技能的选型这是海市蜃楼。
- 已有项目:按照技术的进化原则,产品的进化是基于当前需要,而非未来的潜在目标。比如淘宝诞生之初,如果一味强调高并发、高可用等技术指标和技术选型。根本做不到快速满足业务需求。
简单实用性:言谈必有高并发-技术新颖-跟随大厂的步伐的高-新-尖的论调要不得。技术没有优劣,我们不是阿里不是腾讯,我们真正关心的快速响应业务和市场运作、以及测试可行性。技术构建的特性决定了行业的选择差异,没有更好的技术,只有更适用的技术。
可扩展性:产品在演进、需求在变化,技术选型要做到技术可替代性。产品用到技术要是“螺钉-和螺帽的组合”,在业务向前的过程中,螺钉和螺帽具备可替代性。在需要时,我们有备选螺帽螺钉,就满足可扩展性了。
虽然时局是屁股决定脑袋,干不过写PPT的,但从业人员以正确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总是事半功倍的吧。
愿你和我们一样从书中有所收获。最后在说3遍: **它不是理论书籍,不是不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