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谈到过记录《练琴笔记》的各种好处。
比如,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当前的演奏水平;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目前的练习进度等……
今天宛与洛为大家分享一下,学琴者在记录《练琴笔记》时,需要把握好的一个关键点。
这一点便是:要“真实”地记录。
很多人会说,做到真实还不容易吗,怎么练习的,就怎么记录下来便是。
其实不然,真实性并非那么容易就能做到。造成记录有“偏差”的原因,和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有关。
即总习惯性地“自我解释”很多事情,加入个人的主观臆断。
这一点,在书籍《好好学习》中也有解释:
“我们以为自己可以记得发生的事情,事实上,会在事情发生过后,根据现在的情况,扭曲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对行为的解读”。
比如在练习颤音时,当达到了目前最快的手速后,如继续施加力度,会造成手指与手臂的肌肉紧张与僵硬,手速便会降低。
可以把本次练习的内容与练习情况,记录在自己的《练琴笔记》上。但很有可能,我们在记录时,会将手速暂时提不上去的原因,认为是本次练习的状态不好,产生的疲惫感,导致手速提不上去。
实际上,手速暂时提不上去的原因,是由于本身手指甚至整个身体的肌肉耐力与力量,已达到了目前的极限,需要一点点地突破。
而不是由于这次练习的状态不好,所产生的疲劳感。
所以,在记录《练琴笔记》时,“真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能够使自己更为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后加以修正与调整。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记录更为真实与准确呢?
答案只有六个字:
多思考,多尝试。
在练习的过程中,保持多思考与多试错的好习惯,不怕失败,就能逐渐接近于“真实”。
最后用书籍《好好学习》中的一段话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如实地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尝试训练自己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而不仅仅是事后自以为是地去解释'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