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碗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次看到“面条”,就会勾起一段难忘的回忆。

  父亲,曾是一名退伍军人,复原后,在老家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也是一位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工人。父亲个头不高,但是身体非常结实,强壮如牛。在我儿时的印象中,父亲力大无穷,记得有次和邻居比试指力,父亲一根手指提起满满一桶水,秒杀个头比他高的好几位大叔大伯。外婆还经常夸我父亲,每次去外婆家,为了把水缸罐满井水,父亲两手可以拎起四桶水。在我心中,父亲就是顶呱呱的硬汉。街坊邻居有啥需要帮忙,父亲总是非常热心、施以援手。所以,当时在我们住的那栋楼,父亲的人缘、口碑特别好。

  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制,一大批工厂职工下岗失业。父亲也难逃厄运。为了生计、为了供养我和姐姐读书,父亲加入了南下打工的队伍。当时家里的生活也挺艰难,母亲是一名印刷厂职工,收入不高。为了给家里多挣几个钱,父亲省吃俭用,买了几箱泡面在宿舍,每餐就靠泡面充饥。现在回想,满是心酸。也正因为长期营养缺失,父亲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回乡后好几次住院。最严重的一次,是集急性胰腺炎、胃出血、胆结石于一身,差点丢了性命。也因为那次大病,父亲动了大手术,摘除了整个胆。自那以后,饮食受限,身体抵抗力也每况愈下。

  我上高三那年,姐姐正在外地读大二。离高考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一个噩耗,炸翻了我们整个家。我记得当天中午放学回家,父亲正躺在床上,因为重感冒、咳嗽,从医院打完针回来休息。我问了父亲,要不要一起去店里吃午饭。

  说到店,是因为那年母亲也因身体不适,职业病,不得不提早退休。家里仅靠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所以,母亲当时向亲戚朋友借了些钱,在厂区内租了一间店铺,开了家杂货店:卖点干货、酱菜之类。由于大多都是厂区内的熟人,生意也还能维持。仅也只能靠着这间店铺来养活一家人。随之,一日三餐也差不多都在店铺里解决。

  父亲感觉挺虚弱,不太想动、只想休息,所以,我独自一人赶去了店铺。当时,母亲既要独自一人照看生意,还要兼顾做午饭,也是非常不易。到了店铺,我和母亲匆忙吃过午饭,母亲特意蒸了一碗豆豉排骨,让我饭后带回家、还叮嘱我再给父亲煮碗面条。父亲生病,一天未食,平日里最喜欢吃面条。

  赶回家中,父亲醒着,我问了下父亲,煮面条给他吃好不好,父亲示意好。但家里的油盐酱醋都搬到了店铺里,我只得从邻居家借了点油和盐,调好料。为了把面条的味道做得更好一点,还特意多借了点香麻油,拌在面条里,搭配着蒸好的排骨,端给了父亲。父亲很艰难地从床上坐起,靠着床边,用筷子拌了拌面条,好像并没有太多食欲。我手艺也不精,父亲只尝了一两口,就没有再想多吃,又躺下休息了。此时,同班的同学叫我一起去上学了。临走前,我还问了下父亲,还需要做点什么,父亲说他冷,要我帮他再加上一床棉被。我便从柜子翻出一床棉被,给父亲盖好,就走了。没想到,这竟会是我和父亲的最后一次对话,最后一次替父亲盖被子,那一碗面条,也是我给父亲做的最后一碗面条。

  下午,正值第二堂数学课,突然邻居跑到我教室,冲我大喊“你父亲快不行了,赶快回家。”我当时听了就傻眼了,立马放下课本,一路狂奔跑回家中。刚进家门,发现二伯也在,然后,看到床上的父亲双眼已经合上、面色苍白、口中吐出一长段气。医生对二伯说,对不起、已经断气了、她们尽力了。我抱着母亲不知所措、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父亲说没就没了?娘俩哭成了一团,隔壁的邻居也纷纷赶来、遗憾落泪。经诊断,父亲是心梗突发,抢救无效。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几乎摧垮了我们整个家庭。远在异地读大学的姐姐,闻讯痛哭赶回,这娘仨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父亲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母亲身体又不好,我和姐姐又都还在读书。

  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我们办理完父亲的丧事。那年高考我也失利了,于是,辍学和母亲一起经营店铺,先助姐姐完成大学学业,待姐姐毕业工作后,我再去重新复读。那段时间的艰苦、辛酸,让我永生难忘。

  父亲,离开的时候年仅50岁,虽然走得太仓促,但是,我们仨始终感觉到父亲一直在我们身边,守护着我们一家人。

  所以,今天,不管爱不爱吃面,我家的橱柜里,始终都会摆放着几条挂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读贾平凹先生的《自在独行》时,其中“祭父”一节,引发了共鸣,有感而发,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怀念。始终遵循父亲的教诲,不忘初心,心存感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还有一天就要分离 冬天还没有结束,大雪还未化去 老爷爷的收音机里断断续续发出滋滋的歌曲 我放在窗前的白色窗帘 飘飘...
    青三木阅读 275评论 0 3
  • 6月28日操作策略 (长 丰) 沪指收出三连阳,并且再创近期新高,盘中上证50 ...
    ruhangk阅读 212评论 0 0
  • 每过一阵子,就有一档节目或一部电视火起来,得益于文化传播事业的繁荣,还是人们在迫不及待的划分阵营,将此分门别类的融...
    顾秋水阅读 418评论 0 1
  • 伊恩·麦克尤恩新书《儿童法案》6月11日在北京言几又图书馆举办了读书分享会。 共邀请了五位“大家”,对此书做了分享...
    lulu昌秀阅读 230评论 0 0
  • 生活中处处有色彩,美丽的大自然也正是由这些不同的色彩,构成了一个美丽的世界,仰头,我们便看见天的蓝,云的白,...
    范菲阅读 1,36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