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辅导女儿做一道数学题,这道数学题是这样的:
考虑到女儿的年龄思维方式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需要借助实物才能更好地理解题意。所以我拿来了一根长毛线,并把它剪成了几小段,然后拿起了两小段,同时进行说明:“这是两条短绳,现在把它们连在一起,需要在中间打1个结”。我边说边打结,“现在,又拿来了一条短绳,要把这三条短绳连在一起(边说边打结,打完结之后,让女儿观察并提问),需要打几个结?”“两个”女儿回答。“现在,再拿来一条短绳,要把这四条短绳连在一起,需要打几个结?(我边问边打结)”“3个”。我点了点头,继续问:“那么,要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需要打几个结呢?”这次女儿没有回答上来,并且看上去一脸茫然的样子,显然,她没有理解题意。我有点泄气了,心想:女儿真笨,这么简单的逻辑关系(需打结的个数比短绳的根数少1)都没有看出来。
这时,在一边看的老公马上接过我刚才打结的绳子,继续讲:“把4根短绳连在一起需要打3个结,再拿来一根,把5根绳子连在一起(边打结,边让女儿观察,边问),要打几个结?” “4个”,女儿马上说出了答案。“那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几个结?” 老公顺势接着提问。“7个”,女儿高兴地回答。我们三个开心地相对一笑,我想测试一下女儿是不是真正地理解了题意,所以,我接着问:“如果把10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几个结?”“9个” 答案脱口而出。之后,我把题中的数字又换了几个,女儿依次很快且很自信地说出了正确答案。女儿看上去很开心,因为她学会了做这道题。当然,我和老公也很开心,因为女儿终于理解了这道题的题意。那晚睡觉前,我再次换了这道题题目中的数字,让女儿来做,结果证明:女儿是真的学会了!
那晚,等女儿睡了以后,我开始反思:给女儿讲的这道题由于老公比我多引导了一步,女儿便完全理解了题意,从而快速得出了正确答案。由此可看出:女儿毕竟还小,她的理解能力有限,我之所以没有引导成功,是因为我是站在了成人的立场考虑了这个问题,觉得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引导三步就够了,殊不知,这还距女儿能理解题意的那个度还差那么一点点……
所以,当我们在引导自己的孩子或者是自己的学生在理解某个问题的时候,如果他们在你的引导下不能理解或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问题很可能是出在了我们老师这儿:或许是因为我们引导的方式、方法不对,或许是因为我们引导的“火候”不到位,或许是因为我们耐心不够,恨铁不成钢,急于求成了……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掌控好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教育的“火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当我们用一种方法教育或引导孩子效果不理想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换种方法试一试,就会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