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6个字,流传了四千年

文/非是藉秋风


四千多年前,帝舜传位给大禹的同时也传给了大禹十六字的“治国方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也被称为“十六字心传”,被收录到了《尚书》中,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脉”流传了四千多年。如果说有“天道”,那么这十六字里一定有“天道”的影子。

帝舜

大禹

欲读其书,必先了解其作者、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与人文环境。接下来,先大致介绍中国哲学的脉络以及《尚书》相关背景,最后详细阐述这十六字到底在说什么。

先看一下中国哲学发展的大致脉络:

从帝舜给大禹的十六字心传,到诸子百家,老子的“道”,到孔子的“仁”、“德”,孟子的“义”、“尽心”篇,庄子的“内圣外王”,到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再到宋明理学,具体来说是程颐、程颢、朱熹的“理”学、周敦颐的“太极”、张载的“气”说,再到“心”学,具体来说是陆象山的“心”,再到王阳明的“致良知”,接下来是清代湖湘学派罗泽南、曾国藩的“经世致用”之学,再到近代熊十力、冯友兰等的“新儒学”,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纵观中国哲学史,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历代的圣贤都不会创造一个人格化的“救世主”,也从来不讲外部世界的魑魅魍魉,妖魔鬼怪,而非常重视“心”的修炼,“内圣外王”成为中国历代圣贤的内心追求。

解释一下“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因为自宋明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内圣外王”成为中国人集体的精神追求。

上面大致聊了中国哲学的脉络和特色,而帝舜传给大禹的十六字作为开启中华文化的源头,值得体悟。这十六字最早被记载于《尚书》之中。

先简单介绍一下《尚书》。

在古代,公文或者函都被称作“书”,先秦时代称此书为“书”,第一次被称为“尚书”是在汉代,意思就是古代的公文,这里的古代就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书流传到如今,故事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留存下来极其不容易。下面略作叙述。

自汉初以来,有两种不同的传本。

第一种传本:《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秦始皇“焚书坑儒”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到了汉代由一个叫伏生的人口授写成《尚书》,共28篇,被称为今文《尚书》。

第二种传本:西汉鲁恭王扩建宫廷拆除孔子故宅,在墙壁中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孔安国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在西晋“永嘉之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部散失。

接下来出现了一个人:梅赜,官位是豫章内史。

解释一下“豫章内史”。

在两晋时期,豫章郡为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北部(吉安以北)地区。郡王封国的内史,相当于郡太守。

东晋初年,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古文《尚书》25篇,古文25篇经宋代以来的考异争论总体认为是东晋人的伪作。

接下来介绍一位重要的人物:孙星衍。

孙星衍是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清乾隆年间殿试榜眼,参与校刊《全唐文》,勤于著述,集古今各经学家成就,刊成《尚书古今文注疏》,广泛汲取前人考订成果,摒弃25篇伪作,将篇目重新厘定为29卷,至此,大抵恢复了汉代《尚书》传本的面貌。

虽然舜和禹家喻户晓,但还是简介一下:舜,姓姚名重华,谥曰“舜”史称帝舜。 禹,姓姒名文命,史称大禹。

下面就说帝舜给大禹的十六字“心传”。

内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先直接翻译一下:“人心自私危险,道心幽昧微明,只有精研专一,诚信地遵行中道才行”。

在原始社会,政权的更替依靠“禅让”,所以考察接班人至关重要,在考察确定接班人之后,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责任重大,当舜禅让禹之后,就传授了为政之法,这十六个字被记录在《尚书》之中,流传至今,开万世哲学之源。

先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南宋学者蔡沈首先给出了“心”的定义:“心,人之知觉,立于中而应于外者也”,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人心”和“道心”的定义和特点:“发于形气者而言,则谓之人心;指发于义理者而言,则谓之道心。人心易私而难公,故危;道心难明而易昧,故微。”

关于所谓“人心”与“道心”的区别,也就是人的人欲与天理的区别,也就是老子说的“人之道”与“天之道”的区别。老子在《道德经》七十七章中进行了讨论。

《道德经》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

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帝舜是禅让于大禹,关心的重点在于整个社会的政治运行。所以,“人心惟危”,即是说人们的私欲,对于社会政治过程的稳定运行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道德经》有言:“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王阳明也曾指出:人的良知经常被各种私欲所蒙蔽。所以要想管理好百姓、民众,那么百姓或者民众的这个特点和规律必须了如指掌。

所谓“道心惟微”,是说社会运行的规律和“义理”由“人心”发现并阐述明白的过程很难。《尚书孔传》说:“危则难安,微则难明”。北宋大儒张横渠有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明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并将其作为一生的追求。后来的仁人志士也将其作为座右铭,冯友兰将其称为“横渠四句”。人心危,张横渠说“为生民立命”,道心微,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这是何等气魄与胸怀!

回顾一下前两句。

人心的私欲,人的心思变化多端,往往善念多余恶念,就连善恶也是相对而言的,人心险恶;道心微妙的很,看不见,摸不着,无形象,处处都是,发现并且阐发出来很难。虽然这句话是在远古的时代说出来的,但是到如今,时间过去了两千年也依然适用,人性并没有实质的变化。

接下来解释“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精,就是精细地钻研。一,就是专一。为了解释“惟精惟一”这个词,古人可以写十几万字的书。用南怀瑾的话简单说就是两个字:“专一”。佛学里面的戒、定、慧等等与这个“惟精惟一”异曲同工。

怎么做“惟精惟一”的功夫?在《传习录》的上卷中通过与学生的两次问答,王阳明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先讨论一下“主一”的功夫。

人心迷乱,心有千算,百千欲念之中,没有一分一秒的澄默静虑,没有一份真正的主一。分分秒秒、事事物物,一心只在天理上,这才是真正的“主一”。

王阳明的一个弟子陆澄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才算是主一的功夫?比如,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用功夫,接客就一心在接客上用功夫,这能否称为主一呢?”王阳明回答说:“迷恋美色就一心在美色上用功夫,贪爱财物就一心在财物上用功夫,这能称主一吗?这只叫逐物,不叫主一。主一,就是一心只在天理上。”“精一”的重点在于“主一”的对象。这是王阳明给出的“主一”最准确的解释。

王阳明的学生陆澄问怎样才能做到“惟精惟一”?

王阳明说:“‘惟一’是‘惟精’的目的,‘惟精’是‘惟一’的功夫,并非在‘惟精’之外又有一个‘惟一’。

因为‘精’的部首为‘米’,王阳明接下来就以舂米来作比喻阐述问题:要使米纯净洁白,这便是‘惟一’的意思。如果没有舂簸筛拣这些‘惟精’的工夫,米就不可能纯净洁白。春簸筛拣是‘惟精’的工夫,其目的也不过是为了让米纯净洁白。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是为了获得‘惟一’而进行的‘惟精’功夫。

上面说“道心惟微”,可见得道在功夫。

王阳明说:人不用功,都满以为已知怎样为学,只需根据已知的行动就可以了。但不知私欲一天天膨胀,象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打扫就会又多一层。踏实用功,就能了解道的永无止境,越究越深,一定要达到纯净洁白,无一丝一毫不透彻的境界才行。”

比如,玉虽然是石头,却非常珍贵,因它润泽而有光彩,不分内外,表里如一,没有一点瑕疵污秽。用来照面可以见到眼眸,连秋毫之末都可以照见。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玉比其它石头纯净光洁,人也同此道理。

最后来看“允执厥中”。

允:诚信。执:遵守。厥:其。中:中正。整句的意思是言行不偏不倚,诚信地符合中庸之道。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守持“中庸”之道。阳明先生认为:“中”不是某件具体的事物,而是涵养省察时的景象。君子修德,学者求学,圣人得道,乃至君主治国,都要寻找和守定这种景象。背离这种景象,就会落于私欲的俗套。王阳明认为中、和是人人生来就有的,然而,常人之心有所昏暗蒙蔽。

王阳明有一个弟子叫冀元亨,实践功夫极高,王阳明在一次师徒二人的对话中指出了“执中”实践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如果“执中”不懂得权变,其实不是“执中”而是走极端。

对话如下:

冀元亨向王阳明请教孟子“执中无权犹执一”的含义。

王阳明说:“中就是天理,就是变化,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出来,怎么能执着于它呢?因此,要想保持中庸,必须因时制宜,很难事先确定一个标准。像那些后世儒者,想要把道理阐述得完美无缺,便确定个固定的模式,这恰恰是偏执。”

所以,“惟精惟一”与“允执厥中”是针对上面描述的人心和道心的特点提出来的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帝舜给大禹的十六字,从分析现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中国的文字极其精练,十六个字囊括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历代圣贤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理解,每个人需在实践中反复地体会和领悟,致良知。

———且待下回分解———



在下非是藉秋风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为您呈现深度阅读的平行世界。

我会珍视您的每一条评论;
如果本文使您受益,请酌情点赞、关注、分享或打赏↓↓↓(*^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63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951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42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77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3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99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68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44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7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71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27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21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5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7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7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1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1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把精力放到最需要,和最重要的地方 每天打这么多鸡血,你是否也感觉自己想法多了,行动也多了?《这样学英语最轻松,高效...
    change_wjh阅读 124评论 0 0
  • 上一期我们学习了Mutations的用法,Mutation是一个同步的提交操作,而这一节,我们要将学的是可以包含异...
    ClassName阅读 9,901评论 1 6
  • 图书馆 没了人 书架 愈空 安静 愈浓 语言充斥着 敌不过的众口铄言 书人调和 总有常规 不断打喷嚏的人 画口红的...
    冬忘阅读 206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