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岁月匆匆,今天是您离开我们十周年的忌日。想您!真的好想您!
想您时您在天边,有次乘清风明月去到您的驻地,梦见那里月朗风清,桃花灼灼,流水潺潺,花香鸟语。一派福天洞地,俨然世外桃源。梦境是这般荒诞,风景是这般绮丽,但虚无的幻化何尚不是我的想念与希冀? 想您时您在眼前,在厨房烧火做饭,在厅堂抹桌扫地,在房间铺床叠被,在镜前梳头整衣,出门后盈盈笑语……
余秋雨说:“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废墟》 我刚出生时,我的祖母刚过不惑,或许既没白发也无皱纹,四十岁的女人虽徐娘半老,但风韵犹存。不但不可怕,反而更添成熟的气韵。何况奶奶天生丽质。不过岁月无情,等我对美丑有自己的鉴赏时,奶奶确实成了饱经风霜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了。 “洋伞破,骨子在”老是真的老了,但依稀可见当年俏丽俊秀的风骨。听闻过许多人对她美貌的夸赞: 一位李姓阿姨,多宝寺前李村人,她告诉我,她和我妈同窗,一雨天奶奶去学校送伞,惊艳了许多老师和同学,一致感叹:“汪九香她妈真漂亮。“李姨最后边点头边补充:”你妈矮了点,你奶奶确实生得好标致。“流露我们晚辈没能承袭这美好基因的惋惜。 前几年在理发店邂逅一中年妇女,她边剪头边与理发员拉老乡套近乎说:”我娘家也是左里,王国江里“。我马上插嘴”我奶奶也是王国江人,叫王媛妹”。她惊愕的连连点头“晓得,晓得。听爸妈说生得好排场,我没见过“。说完转身望着我,似乎想得到证实,我笑了笑,不置可否。
捻一缕回忆,脑海浮现一副八十多岁的老年的模样,中等个头,瓜子脸,满脸皱纹,五官端正,身体微微前倾,头发梳成小小发髻,用一黄铜发卡别在脑后。 说实话,我没有特别的感觉,可能是熟视无睹,可能是审美疲劳,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只看到花儿的凋零时的枯萎,没见盛开时的娇艳。“古稀”之后的确到了“朱颜辞镜花辞树”的落寞时节。看不见“人面桃花相映红”怒放与娇羞。 不过一些细节上早就感知有一种特殊的美。首先是那双曾包裹但未坚持到底”半成品“小脚,在崇尚”足下蹑丝履,迁迁作细步“的旧时代,这双脚称不上美,还没达到”三寸金莲“的标准。但现在看,这双小脚却”大“得恰到好处,既不像”金莲“们走路颤颤巍巍,步履蹒跚,又没有”大脚板“刚劲粗蛮,虎虎生威。迈步从容安稳,轻移莲步像春风拂柳,平添了女性柔美。其次声音好听,音质清亮,说话莺声燕语,婉转柔和。再就是皮肤,尽管岁月的风霜把面部雕刻沟壑纵横,但夏天绾起裤腿,小腿依然白皙细腻。可以想见年轻时皮肤光滑白净,肤若凝脂。用”金声玉韵,蕙质兰心“来形容也许并不为过。
感叹:基因的变异咋就这么快呢!
漂亮与伶俐或许是相伴的。奶奶伶俐整洁,衣着虽不高档华丽,但总穿得干净整齐。平时总穿蓝色对襟褂,深色裤子。外出就换好一些的如”的确凉“、”纺绸“、”乔羽纱“之类,不要说出远门,就算去幼儿园接送曾孙,送去时穿上体面的衣服,回来又换下,一天几次不厌其烦换。头发梳的纹丝不乱,还时不时的用双手向后拢。衣服鞋袜总是紧绑紧扎,合身得体。稍大一点就要重改,给她做衣服的裁缝师傅说,做了几十年,方圆上十里,就怕给两人做衣服”张家的芳娥,汪家的金娥“。(娘家叫园妹,婆家改称金娥),有些衣服一改再改,直到满意为止。
不仅衣着穿戴,室内也干净整洁。老式衣柜上面两小抽屉放零碎杂物,下面两层,上一层放上衣,下一层放裤子袜子,井然有序。厅堂里的“香柜”及摆放在上面的花瓶必须每天擦拭。床上的被子起床就铺平叠齐,厨房里的“水缸”定期换“缸脚”,及时清洗。粗重活也很少做,但家里洗洗浆浆,收收检检也从未停闲过。 由于家里收捡干净清爽,那时村中的所有会议及集餐全都在我家,好像例行公事。如每年二月初一商讨村中大事、平日“打平伙”、接待下放知青、安排下乡蹲点食宿、筵请外来宾客等无一例外安排在我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时奶奶热情有加,只要家中有好一点的食品,倾其所有拿出来招待。如芝麻糖点、花生、干鱼等我们平日很难吃到,专留款待客人。每逢一年一度蒸糯米饭,蒸米酒家中必要请人来吃。那种诚心好客的程度几近”截发筵宾“。许多人对她的热情大方大加赞赏,一些曾留宿的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还结下了深厚友情,直至几十年后,还有人专程拜访、探望。 诚然,奶奶有很强的虚荣心,很在意别人对她的赞美。溢美之词满足了其虚荣心。不过不损害他人利益仅仅为夸赞而有的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或许人皆有之。奶奶对是非善恶有她自己的行为准则。比如在财富获取上她信奉的是“不义钱惹祸根,汗珠钱万万年“。”钱有眼,谷有鼻“。非份之才一定不要妄想,相信勤劳才能致富。再比如在受到不公待遇或遭人欺凌时,常常自慰”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因而她处事原则就是:没什么能力去帮人,但绝不设法去害人。有自己行事标准,也有个人信仰,虽然很少出入寺庙求神拜佛,但其实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经常念叨”时时刻刻天保护。“在她内心一直藏着一位掌管人间生死祸福的大神,因而常常默默地为家人祈祷。
上苍赐予其很多美好的礼物,也带给她不尽如人意的遗憾。最让她黯然神伤的就是没赐给她一个儿子,只生了两个女儿。这在那个不实行计划生育,崇尚多子多福的旧时代,让一生爱胜好强的奶奶感到自卑与失落。还有一个隐痛就是眼看娘家逐渐衰败,心急如焚,几经努力设法支撑终无济于事,门庭败落,后继无人。对此耿耿于怀,常常独自拭泪。对魂牵梦扰且近在咫尺的故乡很少回去。悲歌可当哭,远望只当归。”望断天涯路,何处是我家?“那种家破人亡的伤痛与乡愁或许只有用李煜的”故国不堪回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诠释。
岁月侵蚀了她的容颜,但并没有损伤她的记忆。耄耋之年的奶奶依然思路清晰,感知灵敏。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心愿时总是语气委婉,远远道来,心思慎密。其实于老年人来说,精明不利于安度晚年,糊涂的过才能快乐的活。颐养天年就应不念过往、不忧未来。晚年的奶奶思虑太多,似乎怀有幽怨,虽然衣食无忧,生活安稳,但总不很开心,常常自怨自艾,患得患失。这与她沉溺于往事的回忆和痛失宠爱了她一辈子的伴侣有关,可这些无法改变的事实只有放下才能轻装前行,更何况生活中能自主掌控的事情并不多。当然主要的原因还是我晚辈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少了陪伴,没有耐心抚慰和疏导。
唉!年轻时什么也不懂,怎么照顾老人,怎么培养小孩全都懵懂无知,认为吃饱穿暖就是生活的全部。甚至有些生活常识也不知晓,早知奶奶有高血压,却把“高血压”高危杀手也当成一般亚健康。总感觉奶奶神智清晰、步履稳健、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可活百岁,不承想早晨都自己洗了床单,晚上也吃了晚饭,晚饭后看电视时突然从小椅子下溜,送往医院,鉴于八十六岁高龄,医生不建议做开颅手术,随即救护车送往乡下,六日后驾鹤西归。倒下就没立起,也没说一句话。没有防范酿成后果,铸成大错已无法挽回。“子欲孝而亲不待”。有些事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没有彩排和预演的人生充斥着太多太多的遗憾与懊悔。没有及尽孝道,亲爱的奶奶,请求您的宽宥。 奶奶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且只字未识,算不上大家闺秀,但以他的聪明、漂亮、贤惠、善良也可称得上小家碧玉。我常想如再融入一些旷达、宽厚品质,亲爱的奶奶,您将更加完美!
纸短情长,书不仅对您的感恩与怀念。惟愿天堂与爷爷相聚,生死相依,一切安好! 十周年祭日,信笔急就。怅然搁笔,俯首默哀,躬身三拜!!! 2018年农历10月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