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来源于《培根人生论》,这句名言在中国社会可谓妇孺皆知。父母的告诫,老师的教导,媒体的宣传,无时无刻不让你记住这样的话:“想出人头地,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就是力量啊!”用逻辑的三段论来转述这句话就是:
出人头地需要“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
所以出人头地需要好好学习知识。
明显可见,“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了大家推论时不容置疑的前提条件。
但是大众的“不容置疑”并不代表着正确的事实,就如哥白尼之前,“地心说”(太阳绕着地球转)也是大众的“不容置疑”。因此,我们不妨发挥一下批判性精神,提出这样的质疑:信息爆炸时代,知识一定都提供(正向的)力量吗?
要解决上面的质疑,得先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⑴知识是什么?
⑵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知识?
⑶知识真的百利而无一害吗?
一、知识是什么?
“知识”这个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理解“知识是什么”。
根据百科的说法: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知识也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的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这一通解释,是不是顿时感觉“知识”神圣不可侵犯,感觉质疑“知识就是力量”就是一种罪恶。其实,有这种感觉只是人的恐惧情绪在作祟,说白了就是没有仔细分析而被一连串概念词汇吓到了。
那么我们换一种易于理解的说法,根据《战略思维方法》一书的定义:什么是知识?就其最重要的特征而言,知识就是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所发现的当一些实际现象出现以后,同时或者紧接着会出现另一些实际现象的反复性或规律性。例如,人们不止一次观察到直接喝水塘里的水容易拉肚子,而将水用火烧至沸腾以后再喝则很少出现拉肚子,于是人们就发现了喝开水更卫生的知识。而当这样的知识不断积累后,才有了少数知识原创者开始用“科学分析方法”和精确概念,将众多知识分门别类,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才形成了数学、物理学和电工技术等专门知识学科。因此,按照这样的知识起源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就像“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这些知识,就是古代农民通过观察生活而发现的。那么发现和创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呢?
二、我们为什么学知识?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可以说在不停地学习知识,但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学习这些知识?试着将这个问题抛给身边的中学生或者大学生,他们可能会刻意回避“学习知识是为了应对考试”这样的回答,而会选择“学习知识是为了建设祖国或者是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这样的看似有意义的回答,而说出口的回答说明他们现阶段已经认定存在这样学习知识的因果关系。那么我们再次唤起批判精神,质疑一下:学习知识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那样的回答有没有存在思维的越级呢?解决这样的疑问,我们需要从上文知识的定义来落实到知识的真正的最直接的作用:
⑴学习知识是为了减少或避免错误。就如我们知道了喝开水更卫生的知识后,为了让自己不拉肚子,就不会去喝生水;我们学习了法律知识,为了不进监狱,就不会去做偷盗抢劫或者拐卖儿童等的错误行为;我们学习了化学知识后,为了生命安全,就不会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在一起去洗厕所等等。
⑵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正如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借助知识来解决“两弹一星”的研发难题;袁隆平借助知识来解决粮食高产的难题;屠呦呦借助知识来解决疟疾药物研发难题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因果关系:屠呦呦借助知识,解决了疟疾药物研发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袁隆平借助知识,解决了粮食高产的难题,获得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等等。因此,解决了某项问题才是你获得荣誉的直接原因,而非你学的知识。那么其实学霸之所以为学霸,并不一定比你多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一定多掌握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学了别人发现或创造的知识,真的能有效地帮助你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吗?
三、知识真的百利而无一害吗?
此时,我必须得相当明确地说:一味地通过学习知识来解决问题,不仅不会有效果,甚至还会让你的境况更糟糕。为何有这样的结论呢?这得从现在知识传播的三点特性来说:
⑴知识的适用条件不明确。由别人原创并用语言工具表达出来供我们记忆的知识,都有许多明显的或暗含的假设前提,只有当实际条件与知识的众多假设条件一致时,预期的结果才会出现。例如,我们经常说水的沸点是100℃,但很少说海拔0米时,水的沸点是100℃。因此,不清楚知识的适用条件的人,到了青藏高原还会认为水的沸点是100℃。
⑵知识也有时效性。在20世纪普遍认同的知识,在21世纪可能早已过时。服装搭配的知识就是很好的证明。
⑶错误的知识并不少。比如,科研论文是开拓前沿科学的重要工具,但经常有前些年被认为正确的科研结论,经历几年后就被证实是错误的。当然,学术造假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学术界都是如此,更别说我们的日常生活了,央视的一档求证节目《是真的吗》便能让我们窥见日常生活中虚假知识的冰山一角。
因此,你还会认为只要不断地学习知识,就能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吗?或者问题解决不了,只是因为知识学得不够吗?当我们不明白知识的适用条件,就用它去解决问题,甚至用错误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时,结果只会让处境更糟糕。
四、如何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
21世纪的我们身处信息时代,纷繁杂乱的知识爆炸性增长,我们遇到的问题反而跟着增加。我们由上已经论证,通过不断学习知识来解决问题,是错误甚至危险的观念。“知识就是力量”已不再是毋庸置疑的真理,知识导致的错误在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不夸张地说,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种程度,靠学习来的知识的引导所导致的错误行为甚至一点也不比没有知识时少。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时代呢?其实在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还存在着很多环节:分辨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等。我们可以将发现或学习知识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称作思维的过程,而良好的思维过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时代已不再是学习知识的时代,而是学习思维的时代。一个人的成就不再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而更取决于思维的精良。我们的时代,思维才是力量。
而思维具体又是什么?该如何学习思维?敬请期待下一篇文章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