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性领导者的核心差异体现在她们更多地显现出“民主参与式”的领导风格,而男性领导者则更多地显现出“硬权力”和“威权式”的领导风格。
在领导行为上更多地具有“社群风格”和“交易风格”,具有更加明显的“母性关怀特征”。女性领导者更加包容、更加温和、更容易换位思考、替他人考虑,也更加注意个性化关怀。这种基于女性特质的领导力,更容易让被领导者感受到魅力、感召力,因此也更容易被影响。
2-女性特质:
A.女性比较注意沟通,能够有全面的信息,能够更好地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在整合力上,有着特质上的优势。
B.女性的韧性特别强,持久力也比较好,当面对多数人都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时,她们的信心和进取心反而更高,这往往会导致意料之外的结果。
C.女性的耐性十足,更善于倾听,她们也更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意见,讨论得会比较充分。在决策的过程中,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也可以更加全面地去作决定。
D.女性具有更强的牺牲精神,更容易为一件她们认为值得的事冒险。更容易把那些沉重的负担,变成前进的动力。
3-当女性领导者在领导行为上表现出双性化特征(即“雌雄同体”,英文为androgyny)时,下属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对领导者行为的有效性表现出较高的评价。
所谓雌雄同体,就是她们都在处理同事关系这件事上保有了较强的母性特征,但是,在决策行为上却表现出比男性还要强烈的原则感和坚定感。
---------------分--------------割---------------线---------------
可能因为岗位原因,职业生涯的前10年,我的直接上司基本上都是女性。在进入目前这个行业的第二年,我有了一位新的女上司,她的行事风格和管理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个子不高、身材不胖,看起来很文弱,独自撑起家庭的负担。因年长我几岁,后几年熟悉之后,我在心里面一直称呼她“大姐”,但从未当面叫出来过。有几件事,是极大影响了我的。
一、无论前一天工作多晚、事情如何忙乱,即使加班到凌晨一点,第二天再见到她时,她总是衣着光鲜、面带微笑、精神焕发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很多大型活动的筹备过程中,看到她的笑脸,我们都能从中汲取战斗的力量。后来,我认识到了,这种表现就叫做“职业化”;在面临压力的时候,她有着极强的承压能力和复原能力。
二、对交付出去的内容精益求精。我是属于对自己要求极高的一类人了,很多时候我对自己跟自己较劲的耐力都佩服。但有时候,看到她拿出来的数据表或是报告,我还是告诉自己要再虚心踏实一些。她报告中的数据不可能没有出处,有出处的也不可能没有经过她的认真验证;报告中的格式不可能没有规矩;系列数据的报告绝对会经过公式和格式化处理,下次制作时效率会提高很多。
其实我不仅看到了她报告的结果,也看到了她独自一人加班到很晚离开时的孤单身影。有时我在想,可能看过一遍报告,我们有些同事也能做成这个样子;但我时常也很清醒,不是每个人每次都愿意独自死磕自己去对待每一份报告和数据表的。这种韧劲和忍耐力是很难装的像和学的来的。
三、不断的沟通、沟通、再沟通。她在沟通这件事上显得极为耐心,而每次沟通,她都能极其耐心地听你说。不管是女同事还是男同事,不管是吃饭时间还是下班后,只要有待解决的问题或是心情,都能在她那里得到极好的倾诉。这种心灵上的相通,让她拥有极好的人缘,因而也被很多人愿意称其为“大姐”。
曾经思考过女性上司立足职场的原因,亲和、韧劲、倾听、能够承压等等,女性都有天然的优势。而有些女性领导,走上主管岗位后,比男性领导还严厉、更雷厉风行、更喜欢使用硬权力管人,实际上这会放大作为女性领导的不足之处,而却难以让别人看到她自身的优势之处,尤其是对一些刚刚走上主管岗位的女领导来说,这就更致命(有可能她需要这类方式来显示权威和地位)。在男性占主导的社会中,女性独特的个性特质会是一抹亮色,发挥这一特色,就是最好的切入点和立足之本。抑长扬短绝对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