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高中的时候,朋友的语文老师给她提过的一个问题,是关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谁更好写的问题,不幸的是她当时正因为自己的一篇文章的大纲愁苦到秃头,所以果断说了长篇小说。
而他们老师给的答案却是短篇小说,她和我说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她语气里面的不自然(因为蛮喜欢这个老师的讲课风格),我笑了笑,说我觉得都不太好写,之后这个话题就被岔开了。
今天闲来无事把这个问题拿出来重新咀嚼的时候才发现这个问题答案里面的问题。
其实我觉得真正的答案就是,写任何小说都是没那么容易的。
这个语文老师给的答案是短篇小说,原因是因为短篇小说的字数较少,往往集中在几万字,几千字甚至几百字(不过那种经典的一句话小说还是很少见的),你要在很短的字数限制里面去讲明白一个故事,写活一个人物,这确实是非常考验写作者笔力的一种文体,有一些长篇的文章尚且难以做到,更何况短篇。但是我又觉得短篇其实是长篇的基础,如果你连最基本的几万字都写不出来的话,更何谈几十万字。不过小说节奏掌握不好导致的过长或者过短那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而长篇小说难写的点在于,它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寂寞的。
长篇小说的骨骼,细节是非常考验作者耐心的东西,你需要反复去研讨大纲,讨论这一章这一节的内容要写什么,为什么写,你要怎么为你后面的文章埋下伏笔,比如你要写一个注定是不好的结局,那么你需要怎么去埋下这个命运的炸弹,让你在后文点爆他的时候不会让读者觉得突兀。也有人说那不也有资深作家是喜欢脱离大纲写东西的嘛,怎么说呢,再怎么脱离大纲的作者,他都会对自己的人物有足够细腻,深刻的认识,这个人物在他心里面是鲜活的,所以她才能做到不需要大纲,就可以知道后文他们会做什么,会怎么做。这是你要写的足够多的文字之后才会有的一种条件反射般的反应。
而且大部分小说的灵感其实就是来源于一个很有意思的画面或者一句话,甚至有的时候就是一个背影,但是这个的热情并不能或者说不足够让一个人坚持那么久,我觉得真正能一笔一笔把自己心里面的故事书写下来的人,都是很厉害的人。
因为那种卡文的痛苦,自己和自己的思想打架的感觉其实是很累的,你可能会因为这段的一句话不对劲就重新把这一章推翻重来,又或者你会面临你费尽心血写了好几天的一章内容无人问津,而别人写的一个小段子却有许多人赞赏。
不记得是哪位文学家说过,写作就是在坐冷板凳的过程。没有人会不喜欢鲜花与簇拥,没有人会不喜欢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掌声与赞美,更何况写作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倾诉,你把属于自己的故事掰碎了揉进这个故事里,然后希望得到别人的应和。没有一位倾诉者会不喜欢一位能及时给予反馈的倾听者。
现在这个时代,人人皆可发声,信息化巨大的洪流卷席着人们,写作似乎开始变成一件简单的事情,似乎写作工具随处可得,数不胜数的写作软件。各种各样的写作工具 ,笔记本电脑,手机,似乎都是人们可以发声的工具。但是信息化的洪流让人们往往忘记了写作最需要的事要脚踏实地,你需要让自己沉淀下来,才足够有时间去构思去写作。
这也是为什么说长篇小说在现在有的时候反而比短篇小说更难写,因为一篇简单的文章可以抓住别人的眼球,又因为简短,所以可能只需要一会的时间就可以看完。而阅读者似乎也不需要十分用心地去琢磨这个字句,这个情节。他们选择毫不费力的去看,毫不犹豫点个赞。
然后就把这篇文章丢在脑后。
当然也不是说短篇小说不好,就像我开篇说的一样,这个文章同样需要作者的用心布局,仔细策划才可以做到最完美地呈现。
因为只要一个作者足够虔诚足够热爱,她是永远不会容忍自己马马虎虎地对待自己的文章,也许长篇可以注水,短篇可以虎头蛇尾,但是真正热爱文字的人永远不会这样做,说的高大上一点那是他们不可能成真的梦,是他们向往的乌托邦,是他们给自己精神世界留下的最后一片象牙塔,坚守着所谓的那一腔热血与热爱,在无人观看的角落起舞,给仅有的观众表演那一场《歌剧魅影》。
说简单一点就是倔,有点不撞南墙不死心的呆,不过又叫人看着忍不住为之感动,因为这是所有人都会有的热忱与坚定。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自己所热爱的,然后去摘那颗遥不可及的星。
2020.10.15
17:38